[发明专利]一种高架运营地铁车站既有雨棚的拆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36134.X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书;舒乙洲;井司南;谭占进;陈治行;杨才鑫;谭福春;罗成;王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0 | 分类号: | E04G23/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营 地铁 车站 既有 雨棚 拆除 方法 | ||
1.一种高架运营地铁车站既有雨棚的拆除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S1,在高架运营地铁外沿轨行区两侧搭建延伸支撑平台(30);
S2,在所述延伸支撑平台(30)外搭建门式桁车单元组(20),将所述门式桁车单元组(20)吊至所述延伸支撑平台(30)上,并沿所述延伸支撑平台(30)移动至既有雨棚(13)上方的位置;
S3,将所述既有雨棚(13)拆分成各雨棚单元块,在拆除既有雨棚(13)前,先在既有站台(121)上搭建灯架支撑,将动照灯具、导标、弱电系统终端设备及其配电线管设备,由既有雨棚(13)的钢桁架迁至所述灯架支撑上;然后将既有雨棚(13)拆分成各所述雨棚单元块,并将各所述雨棚单元块与所述门式桁车单元组(20)的对应位置固定,所述雨棚单元块是人工拆除既有雨棚(13)吊装分段之间的屋顶瓦及联系杆件的单元块;
S4,利用所述门式桁车单元组(20)依次吊装各所述雨棚单元块,走行至所述延伸支撑平台(30)的端部后,将所述门式桁车单元组(20)整体吊装至地面后解体;
其中,所述延伸支撑平台(30)的施工方法为:先搭建延伸支撑平台(30)的基础,再搭建延伸支撑平台(30)的柱、梁及面板;在所述延伸支撑平台(30)上设有走行轨道,所述门式桁车单元组(20)可沿所述走行轨道移动;
所述门式桁车单元组(20)包括:
横梁(21),呈水平设置;
立柱(22),设置在所述横梁(21)的两端,并且,所述立柱(22)的顶端与所述横梁(21)的端部相连;
走行机构(23),设置在所述立柱(22)的底端;
防护棚(24),设置于所述横梁(21)上;
吊装机构(25),设置于所述横梁(21)上;
其中,由若干所述横梁(21)、所述立柱(22)和所述走行机构(23)共同构成预定长度的门式框架桁车,由所述防护棚(24)对所述门式框架桁车进行上顶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除方法,其中,所述吊装机构(25)包括:
吊挂轨道(251),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桁车的内顶面上;
电动葫芦(252),配套设置于所述吊挂轨道(251)上,所述电动葫芦(252)用于吊移各雨棚单元块;
其中,所述电动葫芦(252)可沿所述吊挂轨道(25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除方法,其中,在轨行区处设有安全防护装置(70),所述安全防护装置(70)包括:
防护板(71),呈板状;
车架(72),所述车架(72)的顶端与所述防护板(71)连接;
车轮(73),设置于所述车架(72)的底端,并且,在所述车架(72)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所述车轮(73);
其中,两侧所述车轮(73)分别与轨行区的两铁轨匹配,并且所述车轮(73)可沿所述铁轨移动,进而使得所述防护板(71)可沿轨行区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61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油磨砂革的涂饰加工工艺
- 下一篇:智能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