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5611.0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光;张轩;常志州;张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D9/00 | 分类号: | E03D9/00;E03D9/05;E03D5/01;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厕所 结构 | ||
1.一种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系统、滤池系统、存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多套便盆系统;
所述便盆系统流出的冲洗水流入所述滤池系统;
所述便盆系统中粪便、尿液分别进入所述存储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通风系统、便盆系统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通过输送系统进入所述存储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传送带(46),所述传送带(46)设置在密封箱(47)中,所述密封箱(47)连接有落粪管(48),所述落粪管(48)的底部连接所述存储系统;
所述传送带(46)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能够通过自然通风和/或机械通风的方式使所述便盆系统、密封箱(47)内部保持负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包括储粪单元以及储尿单元,所述落粪管(48)的底部连接所述储粪单元;
所述便盆系统中的尿液、冲洗水分别通过导液切换系统进入所述储尿单元、滤池系统;
所述导液切换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盆系统包括坐便器主体(2)以及承接密封系统,
所述承接密封系统包括第一推拉机构、第二推拉机构以及密封环(11);
所述密封环(11)安装在所述坐便器主体(2)的内部且顶部连接能够做推拉运动的第一推拉机构,所述密封环(11)的底部连接所述密封箱(47),所述第二推拉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箱(47)与第一推拉机构之间且所述第一推拉机构、第二推拉机构以及密封环(11)围成第一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推拉机构、第二推拉机构均能够在敞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且所述第一推拉机构、第二推拉机构不能同时处于敞开状态,当所述第一推拉机构在敞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容纳空间通过所述坐便器主体(2)与外部连通,当所述第二推拉机构在敞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密封箱(47)连通,当所述第一推拉机构、第二推拉机构均在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为密闭空间;
所述通风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47)内设置有第一感应装置,用于获得所述传送带(46)上粪便的高度;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6)包括驱动滚筒(49)、改向滚筒(50)、刮粪板(51)以及输送带(52);
所述输送带(52)的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驱动滚筒(49)、改向滚筒(50)上,所述输送带(52)的上面朝向落粪管(48)的一端向下倾斜且所述刮粪板(51)安装在所述输送带(52)输出端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系统包括植物滤池(20)以及净化水储存槽(45);
所述植物滤池(20)的进水侧连接第二导流管(23),所述植物滤池(20)的出水侧通过第三导流管(31)连接所述净化水储存槽(45),其中,所述第二导流管(23)进入所述植物滤池(20)的落水标高高于所述第三导流管(31)的溢流标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23)的出水口延伸到所述植物滤池(20)的底部,所述植物滤池(20)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砾石层(24)、沸石层(25)、植物层(26)且所述植物滤池(20)沿流体流动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27)进而使流体呈曲线方向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厕所联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盆系统包括蓄水箱(1)以及马桶盖(19);
所述马桶盖(19)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坐便器主体(2)上且转轴上安装有第二感应装置,所述蓄水箱(1)上设置有水箱进水通道以及水箱出水通道且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口通过水箱出水通道与坐便器主体内壁(21)上的马桶喷水口连接,所述马桶喷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拉机构所具有的第一承接板(9)的上方;
所述水箱进水通道、水箱出水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所述坐便器主体(2)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2),所述控制按钮(12)、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潜水泵、第二感应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56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核酸检测反应管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胎压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