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用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4531.3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娣芳;吴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J197/00 | 分类号: | C09J197/00;C09J191/00;C09J11/08;C08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徐冬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强度 生物 粘合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绵用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麻风树油、间氯肉桂酸、活性白土、丙酸酐混合搅拌均匀后,反应处理,制得改性麻风树油;(2)将板栗壳木质素、甲醛、氢氧化钠反应处理,得到改性木质素;(3)将改性麻风树油、改性木质素、苯酚、氢氧化钠、钡基润滑脂、增韧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75‑85℃的环境中,反应处理30‑40min后,得到海绵用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绵用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操作过程绿色环保,可实现工业化的连续生产,制得的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粘结强度高,并且易于降解,无腐蚀性,可有效的延长海绵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酿酒专用高粱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用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酚醛树脂为黄色、透明、无定形块状物质,因含有游离酚而呈微红色,实体的比重平均1.7左右,易溶于醇,不溶于水,对水、弱酸、弱碱溶液稳定。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经中和、水洗而制成的树脂。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防腐蚀工程、胶粘剂、阻燃材料、砂轮片制造等行业。
麻疯树又名小桐子、膏桐等,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麻风树适于山地和丘陵地区生长,可在荒山、荒地等贫瘠的土地上栽培,特别适合在干热河谷地区种植。麻风树容易种植,投入少成本低,寿命长,不与粮棉争地,对加速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林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
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世界储量第二的天然可再生资源,木材中木素的含量约占20%~40%,是一种高度支化、由苯基丙烷单元组成的、具有三维结构的聚合物,彼此通过C-C或C-O-C键联结在一起。其中,木素愈疮木基丙烷结构中,芳环上有游离的位C5,即酚羟基的邻位,是能够进行交联的游离空位,这是木素作胶粘剂的主要依据。
海绵作为一些家具及汽车装饰材料等填充物,其需要采用粘结剂将其和木材粘结在一起,现有的海绵用粘结剂,均是采用普通的木材粘结剂,其腐蚀性较大,造成粘结后的海绵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其粘结性能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用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粘结剂,生物降解性优异,并且无腐蚀性,粘结性能优异,是一种环保的生物基粘合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绵用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80-90份麻风树油、1-5份间氯肉桂酸、10-15份活性白土、6-10份丙酸酐混合搅拌均匀后,185-195℃反应处理50-70min后,冷却处理,制得改性麻风树油;
(2)将板栗壳木质素、甲醛、氢氧化钠按照质量比为20-30:800: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55-65℃反应处理3-5小时,得到改性木质素;
(3)按重量份计,将55-65份改性麻风树油、90-100份改性木质素、20-30份苯酚、4-8份氢氧化钠、0.1-0.5份钡基润滑脂、0.2-0.4份增韧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75-85℃的环境中,反应处理30-40min后,得到海绵用高强度生物基粘合剂。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活性白土的平均粒径大小为80-100目。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冷却处理的具体操作为:采用10-15℃的冷水浴处理至反应产物的温度低于30℃后,冷却完成。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板栗壳木质素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板栗壳烘干粉碎处理后,采用丙酮抽提后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产物研磨后,得到研磨产物,向研磨产物中加入其重量10-15倍重的pH值缓冲液,再向其中加入研磨产物重量30%的纤维素酶,酶解处理后,离心分离除去液体后得到板栗壳木质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4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