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光学膜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4237.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石光权;宋杰;郝鸿程;王东东;桑天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31/02;B41F31/03;B01F7/30;B01D33/15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2 | 代理人: | 黄天天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光学 印刷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光学膜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涉及薄膜印刷技术领域,包括机体、上墨机构和进料管,所述上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和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和所述机体内的墨盒之间固定连通有电磁阀,还包括设置在混合腔腔内的搅拌部件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正反运作,带动所述搅拌部件径向移动或旋转,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存放腔之间的连通部件,通过所述搅拌部件的径向移动,控制所述连通部件的通闭。本发明具备了通过单一驱动部件的正反运作,即可实现搅拌部件的搅拌与连通部件的通闭,无需多个驱动部件,控制更加方便,维修方便且维修成本低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光学膜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在工作时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在光学薄膜印刷机工作的过程中,印刷所需的油墨通常依靠供油泵进行供给和补充,油墨用完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添加油墨,油墨长时间沉淀会对油墨的质量产生影响,影响印刷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光学膜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具备了通过单一驱动部件的正反运作,即可实现搅拌部件的搅拌与连通部件的通闭,无需多个驱动部件,控制更加方便,维修方便且维修成本低的效果,解决了在光学薄膜印刷机工作的过程中,印刷所需的油墨通常依靠供油泵进行供给和补充,油墨用完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添加油墨,油墨长时间沉淀会对油墨的质量产生影响,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光学膜印刷设备,包括机体、上墨机构和进料管,所述上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和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和所述机体内的墨盒之间固定连通有电磁阀;
还包括设置在混合腔腔内的搅拌部件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正反运作,带动所述搅拌部件径向移动或旋转;
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存放腔之间的连通部件,通过所述搅拌部件的径向移动,控制所述连通部件的通闭。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驱动源,所述转动驱动源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转动驱动源的转动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转轴穿入且转动的通孔一,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弧形通槽,所述转盘通过所述弧形通槽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搅拌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柱的底部,所述滑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贴合于所述转盘的上下表面,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杆二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固定盘留有环形通槽,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均与所述环形通槽相连通的径向槽,所述滑动柱的顶部均与所述环形通槽和所述径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部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柱的底部,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连通部件包括两个套环,两个所述套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底部,两个所述套环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存放腔之间的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的孔壁转动连接有三通管,两个所述筒体的相对端分别伸入至所述三通管两侧端管口内,两个所述筒体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三通管的顶部开设有进墨口,所述三通管的侧面开设有出墨口。
优选的,还包括联动机构,通过所述搅拌部件的旋转,并且在所述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搅拌部件自转。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所述齿轮一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4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