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3594.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丁一宁;王智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企业 工资总额 贷款 风险 代偿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贷款企业上一年度内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并根据贷款企业的贷款年限,获得企业的周期数n和贷款额度,设定总贷款上限,所述总贷款上限=αn·贷款额度,所述α为总额度系数;
从第2周期开始,每个周期开始前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按照修正后的贷款额度发放下个周期的贷款,所有周期的贷款总数额不超过总贷款上限;
实时获取当前周期企业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浮动利率计算模型,得到当前周期浮动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与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之和作为当前周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额度和当前周期贷款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
建立贷款企业的本金风险池,监测贷款企业的还款情况,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内的资金弥补坏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贷款企业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工商信息、股东信息、企业信用信息、企业风险信息和高管个人信用信息,用于确定贷款企业的贷款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采用以下步骤获得:获取贷款企业历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用第n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作为输入的训练样本,第n+1年的工资总额作为输出的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贷款额度为预测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周期数为贷款年限,每个周期为一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采用以下步骤:获取贷款企业当前周期内工资发放数据、社会保险缴纳数据,将上述数据输入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获得下个周期的贷款额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利率计算模型采用以下步骤获得:获取贷款企业历年的工资总额、缴纳社保总额及利润增长率,用第n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作为输入的训练样本,将企业n+1年的利润增长率作为输出的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浮动利率计算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金风险池用于计算并存放本金风险金,所述本金风险金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由国家政策决定;
所述银行让利资金由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决定。
8.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贷款额度模块,用于获取贷款企业上一年度内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并根据贷款企业的贷款年限,获得企业的周期数和贷款额度,并设定总贷款上限,所述总贷款上限=αn·贷款额度,所述α为系数;
修正模块,用于从第2周期开始,每个周期开始前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按照修正后的贷款额度发放下个周期的贷款,所有周期的贷款总数额不超过总贷款上限;
利息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周期企业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浮动利率计算模型,得到当前周期浮动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与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之和作为当前周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总额和当前周期贷款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
本金风险池模块,用于计算并存放本金风险金;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贷款企业的还款情况,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模块内的资金弥补坏账。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35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