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OBD汽车诊断以及GNSS卫星数据获取行车信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3314.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8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汪佐夫;申明华;缪竞;陈嘉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行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盛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9 | 代理人: | 刘燕芝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obd 汽车 诊断 以及 gnss 卫星 数据 获取 行车 信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OBD汽车诊断以及GNSS卫星数据获取行车信息的方法,CAN控制器通过汽车OBD接口接入汽车总线,汽车ECU允许CAN控制器包含汽车行驶速度、行驶里程、冷却液温度或引擎转速中的任意一种多种汽车诊断信息。本发明通过CAN控制器使用符合ISO15765标准协议的命令向汽车发出获取命令,以获取车行驶速度、行驶里程、冷却液温度汽车诊断信息,汽车的ECU将从CAN控制器实时获取汽车实时的行驶速度、行驶里程、引擎转速、冷却液温度和电瓶电压汽车诊断信息,与卫星导航获取的汽车定位、速度和方向汽车行驶信息比较分析校正后,综合得出最实时的汽车行驶信息输出至车载HUD上,降低了汽车行驶信息出现滞后性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汽车行驶信息输出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OBD汽车诊断以及GNSS卫星数据获取行车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抬头显示器,简称车载HUD,广泛用于中高端车型,主要分为悬挂式HUD和仪表台式HUD。车载HUD上显示的行车信息一般来自汽车诊断(OBD)接口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其中OBD汽车诊断接口通过接入汽车的CAN总线,从汽车的ECU实时获取车速、引擎转速、冷却液温度或电瓶电压等汽车诊断信息,获取的数据拥有延迟低、误差小等优势。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车载诊断标准(ISO15765),但并不是所有汽车都支持该标准,这导致OBD接口获取汽车诊断数据这一方案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在车载抬头显示器上搭载GNSS芯片可以使汽车的ECU系统与GPS、北斗、GLONASS或GALILEO等卫星导航系统建立连接,获取当前UTC时间及汽车的坐标信息,进而推算出汽车行驶方向,行驶速度,所处海拔高度等信息,这些数据进而可以用于汽车定位、汽车导航等功能。但是整个搜星过程在没有辅助定位的前提下分析行车信息会耗费大量时间,与卫星导航系统通讯也会产生一定延迟,导致驾驶员看到的行车信息产生滞后性,降低了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上的精确度,(比如明明汽车是静止的,但通过卫星导航系统的计算却认为汽车在小范围内不停移动,坐标点也在不断漂移);
因而,现提出一种混合OBD汽车诊断以及GNSS卫星数据获取行车信息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OBD汽车诊断以及GNSS卫星数据获取行车信息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行车信息获取不精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OBD汽车诊断以及GNSS卫星数据获取行车信息的方法,CAN控制器通过汽车OBD接口接入汽车总线,汽车ECU允许CAN控制器包含汽车行驶速度、行驶里程、冷却液温度或引擎转速中的任意一种多种汽车诊断信息,通过在汽车总线中搭载GNSS模组,通过与卫星建立实时通讯获取定位、方向、海拔和速度的汽车导航信息,通过汽车ECU分析获取汽车诊断信息和汽车导航信息,并将有效数据输送至车载HUD上。
优选的,所述GNSS模组支持AGPS辅助定位模块关联,AGPS辅助定位模块通过OBD接口与汽车ECU连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ECU优先选择CAN控制器获取的汽车数据信息。
优选的,所述汽车ECU设有数据获取单元,通过CAN控制器获取的汽车实时的行驶速度和行驶里程,通过GNSS模组获取的汽车定位、速度和方向。
优选的,所述汽车ECU设有数据分析校正单元,以用于匹配CAN控制器获取的汽车实时的行驶速度和行驶里程与GNSS模组获取的汽车定位、速度和方向,当数据匹配成功时,汽车ECU输出正确汽车行驶速度、行驶里程和汽车定位。
优选的,所述CAN控制器获取的汽车实时的行驶速度和行驶里程与GNSS模组获取的汽车定位、速度和方向,数据匹配不成功时,优选选择CAN控制器获取的汽车实时的行驶速度和行驶里程,汽车定位根据CAN控制器获取的汽车实时的行驶速度和行驶里程校正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行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行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3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