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甜精醇的制造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33025.2 申请日: 2020-12-09
公开(公告)号: CN113303459A 公开(公告)日: 2021-08-27
发明(设计)人: 陈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 陈春生
主分类号: A23L27/30 分类号: A23L27/30;A61K8/34;A61K8/64;A61Q1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655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甜精醇 制造 应用
【说明书】:

目前牙膏行业使用甜味剂‑糖精,虽然是食品添加剂,但长期使用含有一种毒性影响人类胃肠,另除了口味甜以外,没有人类可需的营养吸收功能,我们为了避免这种危害,故发明了新型甜味剂。以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与食品添加剂纽甜即H‑[从‑(3.3一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笨丙氨酸‑甲脂,以达到与糖精钠同样的甜度为蔗糖的500倍,以解决了日化产品、牙膏产品的甜味剂的困惑,也可作为其他食品等行业的甜味剂。而且产品质量稳定,外观色泽与糖精钠类似,可改变我们长期依赖有微毒的糖精钠的困惑。

(1)甜精醇的主要物质-赤藓糖醇,该物质生产工艺为,以葡萄糖为主要原料,利用解脂假絲酵母(Candika.lipolytiew)或从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或从梗孢酵母(Trichas poroni)经发酵转化为赤藓糖醇,再通过精制等工艺得到的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晶体产品。

(2)甜精醇的另一主要物质-纽甜,该物质的生产工艺为以阿斯巴甜和3.3一二甲基丁醛为主要原料,在氢气存在下于甲醇溶解中进行反应,经过去除甲醇洗涤和干燥等步骤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笨丙氨酸-甲脂。由于两物质的配合,使该物质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00倍,而糖精纳的甜度也是蔗糖的300-500倍

(3)该甜精醇的特点是:(一)甜度是蔗糖的500倍;(二)口感甜润顺口,没有异味;(三)安全可靠,赤藓糖醇是天然物质,而纽甜是食品、饮料中主要甜味剂,是一种功能性甜味剂;(四)性能非常稳定,这样复配的甜味剂是目前国内最安全最有效最稳定的甜味剂。

(4)甜精醇生产标准严格遵循并严格执行3GB2668-2011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添加剂的通则,该标准规定了所有用作甜精醇复现添加原辅料均为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

(5)赤藓糖醇是由葡萄糖为主要原料利用解脂假絲酵母(Candiead Lipelyciea)或从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或类絲孢酵母(Trichasporonids mcgachiliensis)经发酵转化为赤藓糖醇,为白色结晶粉末,具有爽口的、清凉的甜味,不易吸湿,高温时稳定,在口中溶解时有温和的凉爽感,没有后苦味,而且具有抗氧化的活性,抗龋齿强,对口腔细菌生长产生抑制效果,从而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热量低、耐受性高、分子小、吸收少、无毒性。

赤藓糖醇是食品添加剂已被列入XXGB2760-2014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为食品添加剂》,CNS为19018,英文名称exythritol,INS是 968,功能为甜味剂。赤藓糖醇列入《表2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赤藓糖醇的国家标准为《GB26404-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

在牙膏中使用,除了有甜味以外还有防腐功能。

(6)纽甜是以阿斯巴甜和3.3二甲基丁醛为主要原料,在氢气存在下于甲醇溶液中进行反应,经过去除甲醇、洗涤和干燥等步骤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N- [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笨丙氨酸-甲脂,又名称纽甜,英文名Neotame。CNS号为19.019,INS号:961其功能为甜味剂,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已被列入GB2760-2014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为食品为食品添加剂》。其国家标准为《GB29944-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笨丙氨酸-甲脂(纽甜)》。该食品添加剂于2002年7月9日通过美国FDA食品添加物允许应用于所有食品及饮料,属于功能性的甜味剂,甜味纯正,清新自然而且安全性高,低能量或无能量,可供糖尿病人食用,抗龋齿强,可促进双歧杆菌增值,不会引起蛀牙、血糖波动,对改善龋齿的环境有所好处,不会在人体中积聚。

(7)工艺操作

在真空干净干燥的搅拌机中加入赤藓糖醇,先行搅拌然后加入纽甜,再进行常温反应搅拌30分钟,然后烘干,最后经研磨成产品甜精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生,未经陈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3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