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扩建高速公路进行客货分离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2920.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勇;卢泽林;周祖年;吴文荣;李钜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F9/57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媛君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建 高速公路 进行 客货 分离 交通 组织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扩建高速公路进行客货分离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无匝道路段,在新旧高速公路之间设交通实线;使货车全部在新建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客车全部在既有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针对入口匝道路段,在新旧高速公路之间设交通实线,在靠近新建高速公路一侧的交通实线设一段交通虚线;匝道汇入客车须在交通虚线处汇入既有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针对出口匝道路段,在新旧高速公路之间设交通实线,在靠近既有高速公路一侧的交通实线设一段交通虚线;出匝道客车须在交通虚线处经新建高速公路全部驶出。本发明实现了高速公路客货分离,可有效降低交通冲突并提高通行效率,充分利用改扩建工程中既有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扩建高速公路进行客货分离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产业在过去的30年呈现了爆发式增长态势,很多早先建设的高速公路已经出现了频繁的拥堵运输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区域交通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及未来公路交通运输需求,需要对既有高速公路进行拓宽扩建,这一需求在近年来呈现越发增长的趋势。为了充分利用既有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保持新旧高速公路路面的横向连续性,减少扩建高速公路对土地的占用,往往对既有高速公路直接进行横向拓宽。然而,拓宽建设过程中新旧高速公路的荷载标准是不统一的,既有高速公路采用旧规范荷载标准,新建高速公路必须采用最新规范的荷载标准,我国公路的荷载标准在过去30年不断提高,这使得既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最新规范标准而面临大面积加固和重建的问题,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为了满足高交通流量的通行需求,横向车道数量不断增加。多车道高速公路采取客货混行的交通组织形式,没有实行硬隔离仅仅靠分车道来区分引领,存在交通安全风险大、通行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及碳排放大的缺陷,另一方面客货混行使得同一高速公路的荷载标准必须统一,造成管理养护频繁造成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对于改扩建高速公路新旧基础设施结构荷载标准本身就不统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改扩建高速公路进行客货分离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实现旧有与新建高速公路的客车与货车分离运输通行,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既有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而不需要大面积加固或重建,还可以提高交通系统通行效率和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扩建高速公路进行客货分离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针对无匝道路段,在新旧高速公路之间设交通实线禁止车辆换道;使货车全部在新建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且车道之间可随意换道,客车全部在既有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且车道之间可随意换道;
针对入口匝道路段,在新旧高速公路之间设交通实线,在靠近新建高速公路一侧的交通实线设一段交通虚线;使货车全部在新建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且车道之间可随意换道,客车全部在既有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且车道之间可随意换道;匝道汇入货车在新建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而匝道汇入客车须在交通虚线处经新建高速公路全部汇入既有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
针对出口匝道路段,在新旧高速公路之间设交通实线,在靠近既有高速公路一侧的交通实线设一段交通虚线;使不出匝道货车全部在新建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且车道之间可随意换道,不出匝道客车全部在既有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行且车道之间可随意换道,出匝道货车直接经匝道驶出而出匝道客车须在交通虚线处经新建高速公路全部驶出。
进一步地,所述交通虚线的距离需要根据新旧高速公路的车道数量、客货比例、匝道宽度等参数综合模拟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交通实线还可以设置为临时设施。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设施为水马。
进一步地,新建高速公路按照全部货车的运输通行确定荷载标准,既有高速公路按照全部客车运输重新确定荷载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2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