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2836.0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5/10;A21B5/08;A21B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段晓微 |
地址: | 233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加工 装置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加工装置包括加工筒体,加工筒体的圆柱型腔室内同轴转动布置有转轴,加工筒体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转轴上设有多块输料板,输料板前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的内壁,输料板的两侧壁靠近加工筒体的两侧内端壁,相邻两块输料板之间形成第一隔腔;对加工筒体的圆柱型腔室内输入的加工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连接进料口并开启进料口进行加料;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位于转轴下方,并使得预热后的花生落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的下输料板与出料口的下壁对接并开启出料口进行出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其营养价值高,长于滋养补益,可延年益寿。目前,花生炒制、油炸、水煮加工是其常用的加工方式。在花生的油炸和水煮加工过程中,如何在高温介质过程中保持花生加工受热均匀性,以实现高品质的花生成品,并且在花生加工出料过程中高效率地实现花生与加热介质的分离,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加工装置和控制机构;
包括加工筒体,加工筒体圆柱型腔室内同轴转动布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转轴,加工筒体的左上侧和右下侧分别开设有沿腔室轴向均匀延伸且水平布置的进料口、出料口,转轴上周向间隔布置有多块输料板,输料板远离转轴的一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的内壁,输料板在转轴的轴向上的两侧壁靠近加工筒体的两侧内端壁,相邻两块输料板之间形成第一隔腔;
控制机构于加工装置连接,其具体用于:对加工筒体的圆柱型腔室内输入的加工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连接进料口并开启进料口进行加料;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位于转轴下方,并使得预热后的花生落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的下输料板与出料口的下壁对接并开启出料口进行出料。
优选地,输料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流孔。
优选地,输料板靠近加工筒体的一端沿转轴的转动方向向前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前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的内侧壁。
优选地,输料板上开设若干平行布置的导料槽,导料槽具有适配花生滑动的内壁,且导流孔均匀布置在导料槽的槽底。
优选地,导料槽的槽壁厚度均匀且小于输料板的厚度。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通过设置相邻两输料板形成的第一隔腔,使花生在加工以及沥干出料的过程中始终位于同一第一隔腔内,一次可以全部打捞完成,有效提高了打捞效率和打捞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多块输料板和加工筒体的配合使花生在第一隔腔内经预热后再进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提高花生在加工程序前的温度,降低加工介质的耗用量,且加工后的花生可随第一隔腔的转动而转动经沥干之后再由出料口自动出料,极大地提高了沥干效果。通过多块输料板的设置可形成多个第一隔腔,通过预设的转动程序控制转轴转动,可实现连续进料和出料,有效提高了加工过程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工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加工装置和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2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