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连续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2824.8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3/00 | 分类号: | A21B3/00;A21B5/08;A23L5/10;A23L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段晓微 |
地址: | 233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连续 加工 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花生连续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加工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转动布置有外筒,外筒上开设进口和出口,基座上固定布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筒,加热筒同轴布置在外筒内,加热筒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外筒与加热筒之间形成夹腔,夹腔内布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夹腔分隔为预热室和出料室,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固定在外筒内壁且与加热筒外壁转动密封接触,预热室连接进口与进料口,出料室连接出料口和出口,加热筒内转动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出料板,出料板转动贴合加热筒的内壁。本发明可实现自动翻炒和自进出料,有效提高了花生加工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连续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其营养价值高,长于滋养补益,可延年益寿。目前,花生炒制、油炸、水煮加工是其常用的加工方式。在花生的油炸和水煮加工过程中,如何在高温介质过程中保持花生加工受热均匀性,以实现高品质的花生成品,并且在花生加工出料过程中高效率地实现花生与加热介质的分离,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连续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连续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
加工装置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加工装置连接用于实现化工加工的自动化控制;
加工装置包括包括基座,基座上转动布置由第一动力机构驱动的外筒,外筒上开设进口和出口,基座上固定布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卧式的加热筒,加热筒同轴布置在外筒内,加热筒上开设有沿加热筒轴向延伸的位于加热筒顶部的进料口和位于加热筒右下侧的出料口,外筒与加热筒之间形成夹腔,夹腔内布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夹腔分隔为彼此密封的预热室和出料室,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一端固定外筒内壁,另一端转动密封接触加热筒外壁,预热室连接进口与进料口,出料室连接出料口和出口,加热筒内同轴布置有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的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出料板,出料板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贴合加热筒的内壁;
控制机构用于对加热筒内加工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控制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外筒转动,第一隔板推动花生移动到进料口处并自重落入加热筒中;控制第二动力机构通过转轴带动出料板在加热桶内下方往复拨动花生进行花生加工;控制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外筒转动,使得出口位于外筒底部;控制第二动力机构通过转轴带动出料板转动将花生带至出料口处通过出料口并滑入出料室内出料。
优选地,加热筒的左下侧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靠近加热筒进料口的右侧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隔板可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的左侧夹腔内滑动,第二隔板可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的右侧夹腔内滑动,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外筒转动至第一隔板接触第一凸起时,进口位于外筒左侧上部,出口位于底部。
优选地,出口下方的基座上设有集料箱。
优选地,加热筒上还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
优选地,出料口的下壁竖直布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花生连续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外筒、加热筒、转轴和出料板配合可实现自动进料、自动翻炒和自动出料,有效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本发明可在花生进入加热筒内进行加工之前进行预热,有效提高了花生进入加工程序之前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连续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花生连续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加工装置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加工装置连接用于实现化工加工的自动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2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