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及该装置的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1213.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5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悦;徐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亚蕴申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材料 性能 检测 装置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检测装置,涉及耐火阻燃材料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底座通过四根呈矩形分布的支柱A支撑有矩形底板,矩形底板的四个拐角侧分别设置有支柱B;位于矩形底板同一端的两支柱B顶部支撑一侧板,两侧板的顶部设置横梁,横梁的底侧面设置伸缩装置A,伸缩装置A的端部设置压紧框A;矩形底板上通过支撑柱连接有矩形框,矩形框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柱连接有与压紧框B;矩形底板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火焰机构A、火焰机构B。本发明通过火焰喷头对阻燃材料的侧面和底部进行灼烧检测,同时采用控制器控制伸缩装置,实现进准控制火焰喷头的位置,确保耐火材料与火焰的距离精准和恒定,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阻燃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及该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耐火阻燃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耐火材料为了检测其耐火及阻燃性能是否达标,需要进行火焰灼烧检测。
现有的检测方式多为人工用手或者手持夹具夹持待检测的耐火材料,使其逐渐靠近火焰,并在特定距离定位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出现燃烧或者发黑现象。此方式无法确保耐火材料与火焰的距离精准和恒定,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及该装置的操作方法,以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四根呈矩形分布的支柱A支撑有一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的四个拐角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支柱B;位于所述矩形底板同一端的两支柱B顶部支撑一侧板,两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一横梁,所述横梁的底侧面设置伸缩装置A,所述伸缩装置A的端部设置压紧框A;位于所述伸缩装置A正下方的矩形底板上通过若干支撑柱连接有一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上表面通过若干连接柱连接有一与压紧框A配合的压紧框B;所述矩形底板上设置有火焰机构A,所述火焰机构A包括伸缩装置B,所述伸缩装置B的端部设置防火板A,所述防火板A上设置火焰喷头A;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设置火焰机构B,所述火焰机构B包括固定在所述侧板内侧壁上的伸缩装置C,所述伸缩装置C的端部设置防火板B,所述防火板B上设置火焰喷头B。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框B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平行设置的压脚A,所述压紧框A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平行设置的压脚B。
进一步地,所述两所述侧板之间还连接有两平行设置推拉门组件;所述推拉门组件包括设置在两所述侧板之间的矩形门框A、以及一可沿矩形门框A外侧面并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矩形门框B。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门框A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竖梁A,所述竖梁A靠近矩形门框B一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一矩形槽;所述矩形门框B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竖梁B,所述竖梁B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销杆。
进一步地,所述竖梁B上设置有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并呈同心结构的贯穿孔;所述销杆贯穿贯穿孔并延伸至空腔内,所述销杆的端部设置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空腔底侧面之间设置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门框A和矩形门框B内均安装玻璃。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一所述侧板的控制器,所述侧板的输出端连接伸缩装置A、伸缩装置C、火焰喷头B、火焰喷头A和伸缩装置B。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矩形挡风罩,所述矩形挡风罩可沿支柱B外侧并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支柱B上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挡风罩上设置有与矩形凹槽配合的锁紧螺栓。
一种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tp1、将一矩形门框B沿竖直方向向上推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亚蕴申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广德亚蕴申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群式资讯推送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雕刻机换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