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袋装粉末颗粒的自动破袋下料系统、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31181.5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张保成;张开升;赵波;初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B65B35/22;B65G69/18;B07B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袋装 粉末 颗粒 自动 破袋下料 系统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破袋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袋装粉末颗粒的自动破袋下料系统、方法及应用,箱体在进料口处设置有可折叠上料装置,进料口处设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自动开关拉门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破袋装置、振动下料装置和集袋装置,箱体下端固定有四个方形法兰。本发明将上料装置固定在可折叠三角架上,可快速方便的实现上料装置折叠收起,减小了非工作时装置的占地面积,并且方便装置的运输。自动开关的拉门在上料时开启,上料结束后关闭,让设备工作时处于相对密封的空间,在阻止外界杂质进入物料的同时也避免了因粉尘的飞溅对人体或者工作环境造成危害,优化了工作环境。本发明根据物料的性质进行调整,确保物料与包装袋的完全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破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袋装粉末颗粒的自动破袋下料系统、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破袋机能够对袋装的物料进行破袋和筛分,将包装袋中的物料与破袋后的包装袋分离,对袋中的物料进行收集,并将破袋排出。它是将袋装物料通过皮带输送至破袋室,破袋室中安装有旋转的刀片,包装袋经旋转的刀片切割后产生开口,经过滚筒筛的转动筛分或者机械手的抓取实现物料与破袋的分离,分离后的物料被暂时储存或随后进入其他设备,最后将破碎的包装袋输出。密封的破袋机可以减少破袋过程中粉尘对于人体产生的危害,使工人能在清洁的环境中工作;并且能有助生产车间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同时可以解决人工拆袋的效率低下这一问题。但是现有的破袋机在使用过程中,袋装物料通过皮带输送到指定位置,但是皮带输送装置在设备不工作时仍会占用作业面积,不能方便的折叠收起,造成设备占地面积大,不方便设备的运输;袋装物料进入破袋室时必须要有一个通道,这就会造成粉尘外泄或者外界杂质进入物料当中,对有密封性要求的物料产生不利影响;当切割不同大小的袋装物料时,旋转的刀片在切割包装袋时不能将包装袋完全切透,导致物料不能从包装袋中完全分离出来;传统的滚筒筛的无法将物料与破袋完全分离,破袋中仍会残留一些物料,并且破碎的包装袋可能会随物料一起被筛下;破袋排出后无法被集中收集,仍需人工捡拾破袋。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袋装物料通过皮带输送到指定位置,但是皮带输送装置在设备不工作时仍会占用作业面积,不能方便的折叠收起,造成设备占地面积大,不方便设备的运输。
(2)袋装物料进入破袋室时必须要有一个通道,造成粉尘外泄或者外界杂质进入物料当中,对有密封性要求的物料产生不利影响。
(3)当切割不同大小的袋装物料时,旋转的刀片在切割包装袋时不能将包装袋完全切透,导致物料不能从包装袋中完全分离出来。
(4)传统的滚筒筛的无法将物料与破袋完全分离,破袋中仍会残留一些物料,并且破碎的包装袋可能会随物料一起被筛下。
(5)破袋排出后无法被集中收集,仍需人工捡拾破袋。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传统的破袋机为防止粉尘外漏,通过增加吸尘装置使整机的能耗增加,不利于节能,若想更好的实现破袋下料这一功能,则需要更加复杂的机械结构,复杂的机械结构不仅不便于装备维护检修,还会造成整机的尺寸过大,不利于设备的运输,且对整机的控制系统要求更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通过简单地机械结构和原理实现破袋下料这一功能,结构简单便于设备维护和检修,并且使整机尺寸大大减小,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实现破袋下料功能的同时对破袋进行自动回收,振动下料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破袋内的物料残留,避免物料的浪费,整机的密封性能好,粉尘不会外漏,改善工作环境,极大地降低了整机的能耗,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袋装粉末颗粒的自动破袋下料系统、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袋装粉末颗粒的自动破袋下料系统,所述用于袋装粉末颗粒的自动破袋下料系统设置有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片材的检测机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