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光泽非涂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利用其制造模制品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模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0625.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濏;安芙延;金大植;张庚勋;权玟佑;韩寅守;安辰基;裵度莹;卢炯辰;安泰镇;韩仲奎;赵澈镇;千始煜;姜锡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三养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83/10;C08L67/02;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朱慧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泽 非涂装热 塑性 树脂 组合 利用 制造 制品 方法 以及 通过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光泽非涂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利用其制造模制品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模制品。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及模制品,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括特定含量的聚碳酸酯、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聚酯、母料炭黑和添加剂,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所述模制品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机械性能、耐光性、耐水解性和低光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涂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制造模制品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模制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聚碳酸酯、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聚酯、母料化炭黑和添加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模制品,所述模制品可以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机械性能、耐光性、耐水解性和低光泽度。
背景技术
由于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在保持优异的耐冲击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同时显示出改进的加工性能,因此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通常用于车辆部件、计算机外壳或其他办公用仪器的外壳,由于这些用途的特性,其可能需要涂料特性和优异的加工性能。
近年来,在车辆、电气和电子、工业材料部件等领域中,对开发轻质且具有各种功能的材料的需求增加,使得在常规金属和交联橡胶部件中的树脂(诸如塑料部件)的利用度一直在增长。特别地,已经尝试通过将其他热塑性树脂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冲击性和耐热性的聚碳酸酯(PC)树脂共混来改善聚碳酸酯的性能。
公开于背景技术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在优选的方面,提供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包括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车辆模制品,其可以用于车辆等的非涂布的内部材料和外部材料,这些材料表现出改善的耐化学性、耐水解性和耐光性的同时满足机械性能(例如抗冲击性和耐热性),并且还具有出色的注塑外观。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描述,本发明的目的将变得更加明显,并且将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组合中描述的方式来实现。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括聚碳酸酯;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聚酯;以及炭黑。
优选地,炭黑以母料形式存在。
如本文所用,术语“母料”是指添加剂(例如,固体添加剂)的混合物或浓缩混合物,其被添加到用于制造塑料的聚合物或树脂中以改善添加剂的分散性。可以通过将复合材料和能与添加有母料的树脂基料相容(例如具有相似的分散性或可混溶性)的载体树脂混合而形成示例性的母料。例如,母料可以包括复合炭黑和聚碳酸酯(例如,作为载体树脂)。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添加剂,其不同于聚碳酸酯、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聚酯和炭黑。
聚碳酸酯可以适当地包括具有约15,000至40,000的粘均分子量 (Mv)的热塑性芳族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可以包括如下式1的聚合物:
式1
式1中,X包含直链、支链或环状的亚烷基,或含有选自硫基、醚基、亚砜基、磺基、酮基、萘基、异丁基苯基及其组合中的一个官能团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亚烷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包含氢原子、卤原子或烷基,并且n和m各自包括0至4的整数。
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可以具有约15,000至200,000的粘均分子量(Mv),并且包括重量比为约50:50至99:1的羟基封端硅氧烷和聚碳酸酯。
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可以包括如下式2和式3的聚合物:
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三养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三养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0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