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快黄精种子萌发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29989.X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腊贵晓;杨铁钢;葛晓瑾;郭红霞;代丹丹;李延军;理向阳;李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范向南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快 黄精 种子 萌发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快黄精种子萌发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种子拣选、低温强磁场催芽、变温催芽、常温激素强磁场催芽及播种步骤,对常温存储的黄精种子依次经过低温强磁场催芽、变温催芽、最后再经过常温激素强磁场催芽,之后再进行育苗或种植,经过本发明处理过的黄精种子,在播种50天后,其发芽率能够达到90%以上,在播种60天后,其发芽率能够达到93%左右,本发明能够有效的使常温存储的休眠时间大大降低,发芽率大大提高,能显著缩短黄精的生长周期,减少黄精种植时的种子用量,降低黄精的种植成本,适合大面积黄精种植田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精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黄精种子种植繁育黄精时,能够快速打破黄精种子休眠加快黄精种子萌发的种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
黄精在我国药用的历史比较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药用价值非常高,《神农本草经》认为,黄精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现代医学分析发现黄精主要含多糖、皂苷、黄酮生物碱类、木质素类、挥发油类、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金属元素等物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精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抑制老年痴呆、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等功效。另外,黄精还是我国传统经典的药食两用植物,其在保健品、化妆品、药膳等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开发潜力。在2020年国家黄精产业联盟成立仪式上,与会专家指出,黄精有千亿级的产业发展规模。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黄精因其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导致黄精的需求量连年增加,但是,黄精属于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周期大概2~3年,野生黄精被人们毁灭性的采挖,已经导致野生黄精资源日益枯竭,因此,黄精的人工栽培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黄精的繁育主要有块茎繁育和种子繁育两种。块茎繁育因用种量大、易感染、成本高、品种特性易退化等缺陷,无法大面积推广;种子繁育因种子成本低、繁殖系数大等优势备受关注。但是,黄精种子具有休眠特性,自然条件下萌发率非常低,而且出苗期长且不整齐,多数种子需要经过2个冬季休眠后,才能长出真叶。因此,找到快速打破黄精种子休眠的办法,这对于快速出苗、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打破黄精种子休眠,已经有温水浸泡、层积处理、激素及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但是,无论哪种处理方法,黄精种子在收获后必须经过100天以上的沙藏低温催芽过程,只有经过沙藏处理在经过打破休眠处理的黄精种子,在播种后60天左右的发芽率才能达到85%,没有经过沙藏低温催芽过程的黄精种子,经过80天左右的萌发时间发芽率仅为30~40%。但是,黄精种子的沙藏低温催芽,工序繁琐、占地面积大、周期长、对温湿度的要求高,因此,由于黄精种子的休眠特性及发芽率低的问题,虽然种子繁育的种子成本相对块茎成本低,但是,黄精种子繁育仍然不被黄精种植户或种植企业接受,如果能找到快速打破种子休眠的办法,比较适合大规模的黄精育苗或者种植。因此,解决黄精种子的休眠问题成为黄精种植中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快黄精种子萌发的种子处理方法,它是对常温存储的黄精种子依次经过低温强磁场催芽、变温催芽、最后再经过激素强磁场催芽,之后再育苗或种植,经过本发明处理过的黄精种子,休眠时间大大降低,发芽率大大提高,能显著缩短黄精的生长周期,减少黄精种植时的种子用量,降低黄精的种植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快黄精种子萌发的种子处理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9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