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救援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28905.0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中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00;B66B17/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亚菲 |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救援 方法 | ||
1.一种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使用自动救援系统进行救援;
S20判断自动救援是否失败;
S30若自动救援失败,启动备用救援系统,对比对重块与轿厢的重量,并打开曳引机的抱闸;
S40若对重块与轿厢的重量不相等,通过所述对重块与所述轿厢之间的重量差驱动所述轿厢移动;若所述对重块与所述轿厢的重量相等,通过辅助牵拉装置牵引所述轿厢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自动救援是否失败的方法为:在预设时间内,若所述轿厢的位置不变,视为自动救援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对重块与所述轿厢之间的重量差驱动所述轿厢移动的方法为:若所述对重块的重量大于所述轿厢的重量,所述轿厢向上移动;若所述对重块的重量小于所述轿厢的重量,所述轿厢向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对重块与所述轿厢之间的重量差驱动所述轿厢移动时,若所述轿厢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所述曳引机的抱闸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辅助牵拉装置牵引所述轿厢移动的方法为:通过牵拉臂夹紧绳索,并移动所述牵拉臂,以牵拉所述绳索沿竖直方向移动;当所述牵拉臂到达极限位置后,所述牵拉臂复位,并重复牵拉所述绳索,直至所述轿厢到达门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辅助牵拉装置牵引所述轿厢移动时,测量所述轿厢距离电梯井的顶端或底端的距离,并根据测量距离计算出所述轿厢的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轿厢与上一层门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轿厢与下一层门区之间的距离,所述轿厢向上移动至上一层门区;若所述轿厢与上一层门区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轿厢与下一层门区之间的距离,所述轿厢向下移动至下一层门区;当所述轿厢移动至门区时,电梯门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自动救援失败,向远程救援装置发送求救信号,所述远程救援装置发出警报,当所述备用救援系统启用后,警报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自动救援系统进行救援的方法为:
S11判断所述轿厢是否位于门区;
S12若所述轿厢位于门区,打开电梯门;若所述轿厢与门区错开,所述曳引机驱动所述轿厢移动至距离最近的门区后,打开所述电梯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轿厢与门区错开,测量所述轿厢距离电梯井的顶端或底端的距离,并根据测量距离计算出所述轿厢的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9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内饰用高抗冲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花炮胶筒分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