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联固液分离真空抽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28221.0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2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福;陈楠;陈宇炜;钟家有;李威;代涛涛;楼倩;胡淑芳;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B01D29/52;B01D29/92 |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张荣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联固液 分离 真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固液分离真空抽滤系统,其结构特点是:支撑装置内置有抽滤单元、连通系统,连通系统有两排,每排由若干个十字形四通组成,两排十字形四通通过U型管连接,每个十字形四通上连接有抽滤单元。所述抽滤单元中的抽滤漏斗连接针头过滤器,针头过滤器连接控制流通阀,控制流通阀连接十字形四通,十字形四通连接橡胶塞,橡胶塞连接滤液收集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是:固液分离的多联真空抽滤系统能同时进行多个样品过滤,而各个抽滤单元又互不影响,可以同时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抽滤效率;该抽滤系统还可以有效避免滤液的损耗和滤液间的交叉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联固液分离真空抽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化实验过程中,常需要对含固相的液体样品进行过滤操作,过滤方法有加压过滤、常压过滤和减压过滤等,由于加压过滤成本高、而常压过滤效率低,所以实验室条件下,常采用减压过滤方式对液体样品进行过滤,以达到固液分离目的。
现有的抽滤方式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现有的抽滤大多只能进行单个样品抽滤,很少能够进行多个样品同时抽滤,对多个样品抽滤时,需要进行逐个抽滤,还需要对滤液收集瓶进行多次重复使用,容易造成样品间交叉污染;(2)现虽有少量抽滤装置能够进行12个或24 个样品同时抽滤,但这些装置在抽滤时,往往需要将滤液收集器皿置于一个真空容器中,只有在所有样品抽滤完成后方能结束抽滤,不能做到每个样品均能随时开始或停止抽滤,在某一个样品抽滤结束后也不能通过更换滤液收集装置进行其他待抽滤样品抽滤,因此设备利用率和抽滤效率低;(3)现有的抽滤装置需要通过一个固定规格且体积较大的抽滤瓶收集滤液,在对体积较小的样品进行抽滤时也只能用远大于滤液体积的抽滤瓶收集,且需要将收集到的滤液转移到比色管或样品瓶中进行一下步操作,经过转移后往往会造成滤液的损耗及滤液间的交叉污染。
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途广、抽滤效率高,可有效避免滤液损耗及滤液间交叉污染的抽滤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固液分离真空抽滤系统,是将若干个抽滤单元组合成一个多联抽滤系统,以显著提高抽滤效率;通过优化抽滤单元,以达到抽滤系统中抽滤单元之间互不影响,做到每个装置均可随开随停;通过优化抽滤单元,以实现对不同体积的样品均能进行抽滤;通过优化抽滤系统收集装置,以实现直接用比色管、样品瓶等收集过滤后样品,免去中间容器收集样品环节,降低样品损耗量和交叉污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联固液分离真空抽滤系统,包括真空抽滤泵、抽滤单元、连通系统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内置有抽滤单元、连通系统,连通系统有两排,每排由若干个十字形四通组成,两排上的若干十字形四通通过U型管(或用硅胶软管代替)连接,每个十字形四通上连接有抽滤单元,连通系统外接真空抽滤泵。
进一步的,所述抽滤单元由抽滤漏斗1、针头过滤器2、控制流通阀3、第一橡胶塞5和滤液收集装置6组成;抽滤漏斗1连接针头过滤器2,针头过滤器2连接控制流通阀3,控制流通阀3 连接十字形四通4,十字形四通4连接第一橡胶塞5,第一橡胶塞5连接滤液收集装置6。
进一步的,抽滤漏斗1或由不同规格注射器代替,用于盛待抽滤样品。
进一步的,针头过滤器2或由针头滤膜代替。
进一步的,控制流通阀3由第一控制阀31和引流管32组成,第一控制阀31和引流管32连接,第一控制阀31和引流管32连接处与十字形四通上接头42连接,引流管32将经过针头过滤器2的滤液导入滤液收集装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