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料成品出胶包装装置及出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28192.8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实;罗烨栋;罗立国;罗燚;瞿龙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盛硅业(嘉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1/32 | 分类号: | B65B1/32;B65B43/54;B65B39/00;B65B61/28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熊亮亮 |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料 成品 包装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料成品出胶包装装置和出胶控制方法,包装装置包括有用于放置包材的称重平台,称重平台上方设有出胶管,出胶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出胶管的出料口内径逐渐缩小,称重平台通过称重传感器感应称重平台的质量变化,所述称重平台下方设有输送带,称重平台的四周设有围板,称重平台上靠近输送带输送方向一侧的围板上设有供包材出入的下料口,下料口处可转动的安装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由电机驱动封闭或者开启下料口。本发明的胶料成品出胶包装装置和出胶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胶料成品出胶包装精度,同时提高胶料成品出胶包装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料成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料成品出胶包装装置及出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胶料产品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利用包材进行包装。胶料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因此通过流量阀来实现自动控制包装时,每次包装量容易出现重量波动,导致包装后的产品重量不一致,无法满足出售要求。因此胶料成品包装的现有工艺中需要人为称重并盖上包装盖,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品重量误差,但是人工称重并控制出胶量非常耗时,胶料成品出胶包装效率不高。胶料会较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影响产品的品质。同时工人在操作时需要长时间忍受胶料散发出来的异味,不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料成品出胶包装装置,包括有用于放置包材的称重平台,称重平台上方设有出胶管,出胶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出胶管的出料口内径逐渐缩小,所述称重平台通过称重传感器感应称重平台的质量变化,所述称重平台下方设有输送带,所述称重平台的四周设有围板,称重平台上靠近输送带输送方向一侧的围板上设有供包材出入的下料口,下料口处可转动的安装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由电机驱动封闭或者开启下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活动挡板包括有内侧面和外侧面,内侧面的一边与外侧面的一边相连,活动挡板封闭下料口时内侧面的两端分别与下料口两侧的围板相接触,活动挡板开启下料口时外侧面与输送带相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称重平台上与下料口相对的一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与包材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称重平台内部在水平面上均匀布满若干球形槽,球形槽在称重平台的上表面形成开口,球形槽内分别可转动的安装有滚珠,滚珠的上部分从开口露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包材呈圆桶状,所述定位槽呈半圆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包材卡入定位槽,活动挡板封闭或下料口后活动挡板贴住包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定位板的上方设有推板,推板靠近包材的一侧具有与包材相匹配的弧形面,推板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将称重平台上的包材从下料口处推送到输送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活动挡板上方设有护板,护板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升降移动以及在输送带的输送方法来回移动,护板靠近包材的一侧具有与包材相匹配的弧形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护板的高度高于推板的高度,包材装好胶料成品后包材的重心高度位于护板的高度和推板的高度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为气缸,气缸的活塞缸连接推板的中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设于输送带旁的水平直线滑轨,水平直线滑轨上安装有由第一直线电机驱动的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上安装有竖直直线滑轨,竖直直线滑轨上安装有由第二直线电机驱动的竖直滑块,竖直滑块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护板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盛硅业(嘉兴)有限公司,未经合盛硅业(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