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装置的电流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7904.4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0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石画;张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德汽车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7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dc 变换器 装置 电流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DCDC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装置的电流控制方法。支路电流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各相支路实时电流,并传输至DSP控制器模块。支路电流采集模块、第一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和第二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均与DSP控制器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DSP控制器模块输出端经隔离开关管驱动模块与储能元件及功率隔离开关管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和第二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分别负责采集输入端电压电流和输出端电压电流,同时负责实时监测输入输出端电流,能够迅速响应电路出现过流或短路的情况,并迅速将警示信号传输至DSP控制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CDC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装置的电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日趋严重,氢燃料电池汽车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氢燃料电池动态响应慢、特性偏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无法较好满足整车需求,通常需要采用DC/DC变换器来达到电压解耦和功率控制的目的。
氢燃料电池汽车对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的体积功率密度、转换效率等参数要求极高。为提升体积功率密度,我们常用多相交错并联技术提升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额定功率,同时减小体积。在实际应用中,多相交错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功率器件间很难做到完全一致,且散热系统也很难对各支路进行均匀散热。针对上述问题,传统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往往采用均流技术,尽可能的实现多相交错并联电路的热均衡,但当变换器处于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大功率长时间运行时,仍存在各支路温差较大的问题,导致变换器出现提前降额、过温保护等性能不佳的问题,甚至出现设备损坏等可靠性低的问题,从而影响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的安全稳定性,进一步影响新能源汽车整车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可见,提升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安全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提高稳定性的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装置的电流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装置,包括:第一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支路电流采集模块、储能元件及功率隔离开关管模块、第二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DSP控制模块、支路电流比计算模块、隔离开关管驱动模块、辅助电源模块和高速CAN通讯模块,输电线束接入第一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内,第一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经滤波电容C1与支路电流采集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支路电流采集模块输出端与储能元件及功率隔离开关管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储能元件及功率隔离开关管模块输出端经滤波电容C2与第二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输出端接出输电线束,辅助电源模块输出端和储能元件及功率隔离开关管模块中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模块输出端均与DSP控制器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支路电流采集模块、第一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和第二电压电流采样及短路监测模块均与DSP控制器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DSP控制器模块输出端经隔离开关管驱动模块与储能元件及功率隔离开关管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支路电流比计算模块、高速CAN通信模块与DSP控制器模块双向电性连接,高速CAN通讯模块还与整车的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德汽车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德汽车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绝缘结构的电机定子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主动脉大支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