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27647.4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邢涛;杨永权;王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B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变形 检测 传感器 | ||
1.一种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激励线圈(200)和感应线圈(300);
其中,所述激励线圈(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激励线圈(200)能够被施加高频交变电流或低频交变电流;
所述感应线圈(300)也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并位于所述激励线圈(20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300)与所述激励线圈(200)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填充有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内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激励线圈(200)和感应线圈(300)的安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的材质为聚酰亚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300)远离所述激励线圈(200)的一侧设置有基板(500),所述基板(500)的材质为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200)和感应线圈(300)都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激励线圈(200)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感应线圈(300)也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激励线圈(200)能够分别被施加高频交变电流和低频交变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00-20000Hz,所述低频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200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200)和感应线圈(300)的匝数均为30-40,匝与匝之间距离为0.05-0.15毫米,用于制备所述激励线圈(200)和感应线圈(300)的导线的半径为0.1-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200)和感应线圈(300)的轴向界面为椭圆形。
10.一种塑性变形检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性变形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不含铁磁金属标准工件靠近感应线圈(300),并对激励线圈(200)施加高频交变电流,将此时感应线圈(300)上的感应电动势作为第一基准感应电动势;
将不含铁磁金属待测工件靠近感应线圈(300),并对激励线圈(200)施加高频交变电流,将此时感应线圈(300)上的感应电动势作为第一测量感应电动势;
将第一测量感应电动势与第一基准感应电动势比较以得到待测工件的电导率相对于标准工件的电导率的变化;
将含铁磁金属标准件靠近感应线圈(300),并对激励线圈(200)施加低频交变电流,将此时感应线圈(300)上的感应电动势作为第二基准感应电动势;
将含铁磁金属待测工件靠近感应线圈(300),并对激励线圈(200)施加低频交变电流,将此时感应线圈(300)上的感应电动势作为第二测量感应电动势;
将第二测量感应电动势与第二基准感应电动势比较以得到待测工件的磁导率相对于标准工件的磁导率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6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售货机
- 下一篇:一种毛囊干细胞培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