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管道和传感器底座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7501.X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小满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2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管道 底座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传感器底座,包括连接管(101)和传感器本体(2),所述连接管(101)用于固定在管道本体(1)上,所述传感器本体(2)螺纹在连接管(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1)上缠绕连接有冷却管(3),所述固定台(102)上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021),所述冷却管(3)通过第一管道(302)与冷却箱(10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1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箱(1032)和第二动力箱(4),所述第一动力箱(1032)通过第二管道(303)与冷却管(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箱(4)通过第三管道(304)与冷却管(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箱(4)通过第四管道(301)与冷却箱(1021)固定连接,所述管道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3)、第二转轴(401)和第三转轴(5011),所述第一转轴(103)上固定连接有叶轮片(1033)和第一动力片(1031),所述叶轮片(1033)转动连接在第一动力箱(1032)内,所述第一动力片(1031)转动连接在管道本体(1)内,所述第二转轴(40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片(402)和第一齿轮(4011),所述第二动力片(402)转动连接在第二动力箱(4)内,所述第三转轴(5011)上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012),所述第三转轴(50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501),所述第二齿轮(5012)与第一齿轮(4011)啮合,所述管道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滤网(5),所述刮板(501)与滤网(5)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1)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201),所述连接管(10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台(102),所述固定台(102)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杆(202),所述固定杆(20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22),所述固定块(2022)与传感器本体(2)贴合,所述调节杆(201)滑动连接在固定杆(2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01)上固定连接有连杆(2002),所述连杆(2002)上固定连接有滑板(2011),所述滑板(2011)滑动连接在连接管(101)上,所述滑板(2011)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13),所述伸缩杆(2013)远离滑板(20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板(1001),所述凸板(1001)固定连接在连接管(101)上,所述伸缩杆(2013)上套接有弹簧(2014),所述弹簧(2014)的两端分别与滑板(2011)和凸板(1001)相抵,所述传感器本体(2)上固定连接有空心筒(2001),所述空心筒(2001)与滑板(201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01)上固定连接有圆柱滑块(2012),所述固定杆(202)上开设有与圆柱滑块(2012)配合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02)上固定连接有铰接座(2021),所述固定杆(202)转动连接在铰接座(20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35),所述连接块(1035)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36),所述第一转轴(103)转动连接在连接块(1035)内,所述第一转轴(103)与密封圈(1036)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支架(5013),所述第三转轴(5011)转动连接在支架(5013);
所述固定台(102)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台(1023),所述冷却箱(1021)固定连接在延伸台(1023)上,所述冷却箱(1021)上设有箱盖(1022)。
8.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
9.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所述连接管(101)固定连接在管道本体(1)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传感器本体(2)拧入连接管(101)内,传感器本体(2)上的空心筒(2001)底部接触到滑板(2011)并将滑板(2011)压下,在滑板(2011)下滑时调节杆(201)也向下滑动,此时固定杆(202)向传感器本体(2)方向转动,固定杆(202)顶部的固定块(2022)将传感器本体(2)夹紧,此时传感器本体(2)被固定;
S2:在工作时管道本体(1)内有流体通过,流体对第一动力片(1031)冲击,此时第一转轴(103)转动,第一转轴(103)顶部连接的叶轮片(1033)转动,在叶轮片(1033)转动时产生负压,冷却箱(1021)内的冷却液受负压影响流出,此时冷却液首先经过第一管道(302)进入到冷却管(3)内,而后冷却液随冷却管(3)的轨迹流动,然后经过第二管道(303)进入到第一动力箱(1032)内,冷却管(3)缠绕连接管(101),冷却液在冷却管(3)内流动对连接管(101)进行降温,从而对传感器本体(2)进行降温;
S3:当冷却液动冷却管(3)内流出后经过第三管道(304)进入到第二动力箱(4)内,冷却液对第二动力箱(4)内的第二动力片(402)冲击,从而第二转轴(401)旋转,第二转轴(401)上的第一齿轮(4011)与第二齿轮(5012)啮合带动第三转轴(5011)旋转,第三转轴(5011)旋转时刮板(501)一同旋转,将滤网(5)上的颗粒刮下,使管道本体(1)内流通性更好,降低高压爆管危险;
S4:冷却液经第二动力箱(4)流过之后通过第四管道(301)流回冷却箱(1021)内,冷却液流出冷却管(3)之后不再吸收热量,通过外界气温进行降温,冷却液需要更换时打开箱盖(1022)即可对冷却箱(1021)内的冷却液进行更换;
S5:重复S2和S3对传感器本体(2)进行降温,对滤网(5)进行清洁疏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小满,未经唐小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5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