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弹尾翼套筒综合游隙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7401.7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鲁俊兴;唐翔;谢辰子;桑菲;张敏;袁璐;刘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5/16 | 分类号: | G01B5/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匠星互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91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弹 尾翼 套筒 综合 游隙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导弹尾翼套筒综合游隙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底架、卧式装卡机构、加力杠杆机构、框架和滑轨机构;卧式装卡机构和滑轨机构均安装在底架上;卧式装卡机构通过装夹弧座实现对导弹的水平放置与夹紧;滑轨结构用于实现安装在其上的框架沿平行于导弹轴向的方向移动;框架安装在滑轨结构上,所述加力杠杆机构安装在框架上;加力杠杆机构分为上加力杠杆和下加力杠杆,用于对尾翼套筒被测点以及与被测点相对180°的位置点施加一定力值,以获取千分表在被测点的读数;加力杠杆机构采用定值砝码作为力源并安装在杠杆的固定位置上,以保证每次施加力值的一致性。本发明为检验导弹装配精度提供可靠测量工艺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弹装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弹尾翼套筒综合游隙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小型导弹装配后需要测量导弹尾翼套筒前、后轴承处径向四个点(0°90°180°270°)处的综合游隙(包括轴承内外圈之间游隙以及轴承外圈与尾翼套筒内壁之间游隙的总和),目前的方法是采用纯手工对每个被测点施加某一数值的法向力,但由于安装完毕的尾翼套筒状态为绕发动机轴线自由旋转状态,因此手工测量尾翼套筒游隙时,百分表位移触头与尾翼套筒外圆面接触点不能做到相对固定,通俗的讲就是测量点跑偏;再者操作人员手工施加力值时,每个测量点不能做到力值一致相等。以上两个原因造成测量点所受力值一致性差、测量位置点跑偏,百分表测量数值不准确。
为此,在对自由旋转状态的尾翼套筒进行综合游隙测量时,必须保证其测量位置点相对固定,同时测量点被施加力值大小必须一致相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型导弹尾翼套筒综合游隙的测量精度,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型导弹尾翼套筒综合游隙测量装置及方法,为检验导弹装配精度提供可靠测量工艺手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导弹尾翼套筒综合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底架、卧式装卡机构、加力杠杆机构、框架和滑轨机构;
所述底架为整个装置的基座,卧式装卡机构和滑轨机构均安装在底架上;
所述卧式装卡机构通过装夹弧座实现对导弹的水平放置与夹紧;
所述滑轨结构用于实现安装在其上的框架沿平行于导弹轴向的方向移动;
所述框架安装在滑轨结构上,所述加力杠杆机构安装在框架上;
所述加力杠杆机构分为上加力杠杆和下加力杠杆,用于对尾翼套筒被测点以及与被测点相对180°的位置点施加一定力值,以获取千分表在被测点的读数;加力杠杆机构采用定值砝码作为力源并安装在杠杆的固定位置上,以保证每次施加力值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加力杠杆的施力点和砝码安装位置处于上加力杠杆与框架连接转轴的同一侧,通过在上加力杠杆的砝码安装位上放置预先计算好质量的第一砝码,并将上加力杠杆施力点放置在导弹尾翼套筒前轴承或后轴承径向的某一被测点上,能够实现通过上加力杠杆施力点在被测点上产生竖直向下的力F。
进一步的,所述上加力杠杆采用单臂式杠杆,在上加力杠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和转轴与框架转动连接,上加力杠杆的另一端下侧具有施力点,在上加力杠杆的中部上侧设置有砝码安装位。
进一步的,所述上加力杠杆与框架之间有对应配合的销孔,当不需要上加力杠杆施加力时,使上加力杠杆施力点与被测点分离,通过上限位销将上加力杠杆与框架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下加力杠杆的施力点和砝码安装位置处于下加力杠杆与框架连接转轴的两侧,通过在下加力杠杆的砝码安装位上放置预先计算好质量的第二砝码,并将下加力杠杆施力点与被测点相对180°的位置点接触,能够实现通过下加力杠杆施力点在所述位置点上产生竖直向上的力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