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7116.5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1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06 | 分类号: | C07D4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万小侠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虫啉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采用硝基胍和硫酸混合,滴加乙二胺升温合成中间体咪唑烷;加入乙腈、咪唑烷、碳酸钾和氯化铯少许混合后,滴加溶有2‑氯‑5‑氯甲基吡啶的乙腈溶液,加热回流反应,过滤,得到吡虫啉产品。本发明通过两步反应得到产品吡虫啉,产品含量和产率均提高到95%;反应温度降低,回流时间减少,降低能耗;制备方法安全、环保,适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属氯化烟酰类杀虫剂,又称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化学式为C9H10ClN5O2。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然而,目前工业上吡虫啉的合成方法仅将各种原料与溶剂、催化剂简单混合后直接反应,普遍存在反应周期长、能耗高、副产物过多、收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吡虫啉合成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工业上可批量生产的吡虫啉安全、高效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釜中加入硝基胍和硫酸,并逐步滴加乙二胺,滴加完毕后升温至 70℃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中间体咪唑烷;
2)向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步骤1)制备的咪唑烷、碳酸钾和氯化铯混合后,逐步滴加溶有2-氯-5-氯甲基吡啶的乙腈溶液,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反应4h,过滤,用乙腈洗滤渣,合并滤液,脱溶得褐色固体吡虫啉产品。
所述步骤1)中硝基胍的含水量为50%。
所述步骤1)中硫酸的质量浓度为70%。
所述步骤1)中硝基胍、乙二胺和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8。
所述步骤2)中咪唑烷和2-氯-5-氯甲基吡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吡虫啉的含量提高到95%,产率提高到95%;
2)反应温度降低,回流时间减少,降低能耗;
3)制备方法安全、环保,适用于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各实施例中给出的技术方案和相关参数仅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采用硝基胍、乙二胺反应,生成的中间体再与2-氯-5-氯甲基吡啶制备吡虫啉,具体步骤如下:
在1000ml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硝基胍、70%硫酸,滴加乙二胺,升温至70℃反应,取样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中间产物咪唑烷;在1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乙腈、咪唑烷、碳酸钾和氯化铯少许混合后,滴加溶有2-氯-5-氯甲基吡啶的乙腈溶液,加热回流反应4h,过滤,用乙腈洗滤渣,合并滤液,脱溶得吡虫啉产品,经测定得吡虫啉产率为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