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连续化的硅酮胶着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27016.2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泉;俞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普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温开瑞 |
| 地址: | 528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连续 硅酮 胶着 色系 | ||
本申请涉及硅酮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连续化的硅酮胶着色系统,沿原色胶的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用于计量抽取原色胶的原色胶计量缸、动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以及分装机,其中,原色胶计量缸上并列设置有若干用于计量抽取色浆的色浆计量缸,并且每个色浆计量缸的出料口以及原色胶计量缸的出料口均与动态混合器的进料口相连通,动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相连通,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分装机相连通。本申请能够降低硅酮胶的色差,并且提升原色胶与色浆的混合均匀度,从而提高硅酮胶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硅酮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连续化的硅酮胶着色系统。
背景技术
硅酮胶是一种类似软膏,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的材料,因常用于玻璃方面的粘接和密封,所以俗称玻璃胶。
硅酮胶制作过程通常先是由各种原料混合脱水做成基料,再往基料中加入各种助剂进行混合反应,以形成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能的、且颜色为白色或者透明的原色硅酮胶,简称原色胶。此外,当硅酮胶应用于不同的场景时,对硅酮胶的颜色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往原色胶中加入色浆进行混合以形成特定颜色的硅酮胶,由于应用场景广泛,因此硅酮胶的色号种类多达数百种。
现有的硅酮胶生产线基本通过色浆计量缸计量抽取色浆以及通过原色胶计量缸计量抽取原色胶,按照一定的体积比同时注入至静态混合器内,使色浆与原色胶相互混合均匀,最终形成具有特定颜色的、能够满足特定的应用场景的硅酮胶,最终通过分装机包装成成品。
但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色浆添加方式中,色浆需要提前人工进行配备以供色浆计量缸计量抽取,人工配备的色浆往往存在一定的色差,并且静态混合器的混合能力有限,导致影响硅酮胶的产品质量;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硅酮胶的色差以及提升原色胶与色浆的混合均匀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连续化的硅酮胶着色系统。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连续化的硅酮胶着色系统,沿原色胶的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用于计量抽取原色胶的原色胶计量缸、动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以及分装机,其中,所述原色胶计量缸上并列设置有若干用于计量抽取色浆的色浆计量缸,并且每个所述色浆计量缸的出料口以及原色胶计量缸的出料口均与动态混合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动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分装机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色胶计量缸能够计量抽取原色胶并将原色胶注入至动态混合器内,与原色胶计量缸并且设置的多个色浆计量缸能够计量抽取多种色浆并将多种色浆注入至动态混合器内,从而组成万能的硅酮胶着色系统,降低硅酮胶的色差,以满足特定的应用场景对硅酮胶颜色的要求,色浆与原色胶依次通过动态混合器以及静态混合器相互混合,能够提升混合的均匀度,从而提高硅酮胶的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动态混合器包括用于供色浆相汇聚混合的第一混合室、设置于第一混合室的一侧且用于供原色胶与色浆相汇聚混合的第二混合室以及用于对原色胶与色浆进行搅拌的混合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室内腔通过预设的转移通道与第二混合室内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多种一定量的色浆注入至动态混合器的第一混合室内腔时,混合机构将多种一定量的色浆进行搅拌混合以调成所需颜色的色浆,随后色浆通过转移通道注入至动态混合器的第二混合室内腔并与原色胶相汇聚,混合机构再将原色胶与色浆进行搅拌混合,色浆的预先混合有利于色浆与原色胶的初步混合,色浆与原色胶的初步混合有利于静态混合器将色浆与原色胶相互混合成均匀细腻状态,以形成具有特定颜色的、能够满足特定的应用场景的硅酮胶,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可选的,所述转移通道包括与第一混合室内腔相连通的主通道以及若干与第二混合室内腔相连通的支通道,其中,所述支通道沿第二混合室内腔的中心均匀分布,并且每个所述支通道均与主通道远离第一混合室内腔的一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普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普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耦合型波导转微带装置及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品级硅酮胶连续化生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