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离合器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6233.X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付杨成;黄光颖;王磊;尹良杰;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F16H61/06;F16H61/40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控制 方法 车辆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双离合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单压力源双离合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换挡指令,检测当前离合器油路的压力值;
当所述油路的压力值低于第二离合器的半结合点时,增加离合器压力源的压力值,直至所述油路的压力值高于第一离合器的半结合点,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向所述离合器的负载端传递扭矩;
当所述油路的压力值高于第一离合器的半结合点时,减小离合器压力源的压力值,直至所述油路的压力值小于第二离合器的半结合点,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向所述离合器的负载端传递扭矩,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半结合点小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半结合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离合器压力源的压力值,直至所述油路的压力值高于第一离合器的半结合点,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向所述离合器的负载端传递扭矩的步骤包括:
增加所述油路的压力值至第二离合器的半结合点;
控制双离合器中的第二离合器传递扭矩,增加所述油路的压力值至第一离合器的半结合点;
增加所述油路的压力值直至第二离合器的传扭能力与离合器负载端的扭矩需求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双离合器中的第二离合器传递扭矩,增加所述油路的压力值至第一离合器的半结合点的步骤的同时,包括:
在当前离合器油路的压力值所对应的传扭能力大于离合器的实际传扭值时,控制驱动端提升输出扭矩,以使负载端的扭矩不变;
在当前离合器油路的压力值所对应的传扭能力等于离合器的实际传扭值时,控制驱动端输出扭矩等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输出的扭矩之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端提升输出扭矩,以使负载端的扭矩不变的步骤包括:
控制驱动端输出扭矩的变化量满足公式:
dT0=dT1+dT2=(1-i2/i1)dT2;
其中,i1、i2分别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至负载端的速比,dT1、dT2分别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的扭矩值变化量,dT0为驱动端的扭矩值变化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加所述油路的压力值直至第二离合器的传扭能力与离合器负载端的扭矩需求匹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驱动端降低转速,直至驱动端的输出转速与所述第二离合器的输出转速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小离合器压力源的压力值,直至所述油路的压力值小于第二离合器的半结合点,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向所述离合器的负载端传递扭矩的步骤包括:
减小所述油路中的压力值至第一离合器的半结合点;
控制双离合器中的第一离合器传递扭矩,减小所述油路中压力值至第二离合器的半结合点;
减小所述油路压力值直至第一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增加至目标负载扭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离合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小所述油路中的压力值至第一离合器的半结合点的步骤的同时,包括:
在当前离合器油路的压力值所对应的传扭能力等于离合器的实际传扭值时,控制驱动端提升转速,直至所述驱动端的转速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输出转速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62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