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草鱼肠道乳酸菌增殖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1460.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尹恒;张璐;米海峰;孙瑞健;李宝圣;文远红;张高明;刘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38;A23K20/158;A23K20/26;A23K20/142;A23K20/105;A23K20/174;A23K20/20;A23K10/18;A23K40/10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胡亚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草鱼 肠道 乳酸菌 增殖 配合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草鱼肠道乳酸菌增殖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草鱼专用配合饲料中加入了微生态制剂(凝结芽孢杆菌或丁酸梭菌活菌制剂),优选的有益微生态制剂能够耐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因此该制剂优选的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均可在饲料生产的二次混合阶段直接加入,大大增加了在实际中的可操作性,对草鱼肠炎的预防与治疗可以起到直接有效的结果,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也是凝结芽孢杆菌或丁酸梭菌活菌制剂本身带来的技术效果,以及大豆油在之前草鱼饲料中的技术效果;并且将受到油脂保护乳酸菌溶液通过喷淋的方式添加到饲料中,能够保证在体外的一定的存活率,进入鱼体后能迅速增殖,直接增加鱼体内的乳酸菌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饲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进草鱼肠道乳酸菌增殖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作为我国养殖量最大的淡水鱼品种,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草鱼肠炎病属于“草鱼三病”之一,由于肠道担负着消化吸收营养素的重要生理功能,同时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肠炎直接破坏了肠道正常生理结构的,影响消化酶的分泌与腺体分泌,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关于草鱼肠炎病的防治措施很多,一般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饲料中拌喂抗生素、中草药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物;首先是抗生素滥用。目前在水产养殖业上这一现象比较突出,已经发生了多起在水产品上检测到抗生素残留的案例。中草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治疗草鱼肠炎,但目前应用过程中更不规范,无论从验方还是疗效,均没有获得一致肯定的结论,还可能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给鱼带来更严重的损害,同时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2)向养殖环境中泼洒消毒剂如氯制剂、碘制剂等;但同时也杀灭了水体中的有益菌和多数藻类,打破水体的生态平衡,造成二次污染。3)注射疫苗。但这几种方式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12.23公布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5168568A,名称为“一种预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的微生态饲料”的发明,该发明公开一种预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的微生态饲料,包括如下成分:鱼粉1-8份,鸡肉粉6-12份,豆粕10-20份,菜粕18-30份,DDGS 5-15份,小麦8-18份,统糠4-8份,豆油1-2份,磷酸二氢钙1-3份,氯化胆碱0.1-0.2份,复合乳酸菌粉0.1-0.2份,面粉4-8份。其权利要求中明确该微生态饲料的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复合乳酸菌粉中,乳酸链球菌含量为1012cfu/g以上,乳酸杆菌含量为1012cfu/g以上。该发明不科学、不合理,主要在于:1)发明中所指的乳酸菌与乳酸杆菌均不耐高温,当环境温度达到60℃时,乳酸菌会被杀死。2)现有水产饲料生产工艺中的调质与制粒时调制器内温度至少达到85℃以上,调质时间至少在10s以上,而膨化饲料的制粒温度与时间更长,从该发明可知,其所指的乳酸菌未经包被,即使经过包被,也很难耐住如此严苛的生产条件,均会在制粒过程被杀死,从而根本不会在动物肠道内发挥作用。3)如果不在商品饲料中添加,而仅在养殖终端处直接拌料投喂,则添加的乳酸菌很容易散失到水环境中,仅有少部分可能会进入鱼类肠道,乳酸菌由于数量太少也不能起到定植与增殖作用,也很难发挥益生菌的作用。由此可见,该发明并不实用,也不科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草鱼肠道乳酸菌增殖的配合饲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促进草鱼肠道乳酸菌增殖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取货机构及其出货方法
- 下一篇:光学元件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