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PS自动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1314.0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马静华;胡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磊汽车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6/00;H05K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5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ps 自动 控制器 | ||
本发明属于全地形车控制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EPS自动控制器,包括底板、底板固定孔、凹形壳盖、凹形壳盖通孔、两组固定螺栓、数据线插头通槽和两组辅助固定螺栓等。本发明的EPS自动控制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底板、底板固定孔、凹形壳盖安装槽、两组壳盖固定螺孔、自动控制器基板和第一数据线插头插线槽等结构,能与全地形车(沙滩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多个传感器或电磁阀等完成便捷的装配,并对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多个传感器或电磁阀等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及进行自适应的控制,保证全地形车(沙滩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工作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地形车控制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EPS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在中国俗称沙滩车,因其结构与摩托车十分相似,且许多部件与摩托车通用,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四轮摩托车”,该种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外观一般无篷,在北美和西欧应用较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EPS自动控制器是全地形车(沙滩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对全地形车(沙滩车)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多个传感器或电磁阀等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及进行自适应的控制,以保证全地形车(沙滩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工作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EPS自动控制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EPS自动控制器,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底板、底板固定孔、凹形壳盖安装槽、两组壳盖固定螺孔、自动控制器基板、第一数据线插头插线槽、第二数据线插头插线槽、凹形壳盖、凹形壳盖通孔、两组固定螺栓、数据线插头通槽和两组辅助固定螺栓结构,能与全地形车(沙滩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多个传感器或电磁阀等完成便捷的装配,并对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多个传感器或电磁阀等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及进行自适应的控制,保证全地形车(沙滩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工作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用性强。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EPS自动控制器,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四角的底板固定孔,及设置在底板一面且位于底板固定孔之间的凹形壳盖安装槽,及设置在底板一面内且与凹形壳盖安装槽相配合使用的两组壳盖固定螺孔,及设置在底板一面且位于两组壳盖固定螺孔之间的自动控制器基板,及设置在自动控制器基板一端的第一数据线插头插线槽、第二数据线插头插线槽,及设置在凹形壳盖安装槽上的凹形壳盖,及设置在凹形壳盖四角内的凹形壳盖通孔,及通过两组壳盖固定螺孔、凹形壳盖通孔将底板、凹形壳盖固定连接的两组固定螺栓,及设置在凹形壳盖一端且与第一数据线插头插线槽、第二数据线插头插线槽相配合使用的数据线插头通槽,及通过底板固定孔将底板固定在全地形车部件上的两组辅助固定螺栓。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底板、底板固定孔、凹形壳盖安装槽和两组壳盖固定螺孔为一体成型的铝板结构,所述凹形壳盖、凹形壳盖通孔和数据线插头通槽为一体成型的塑料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凹形壳盖的尺寸小于凹形壳盖安装槽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EPS自动控制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底板、底板固定孔、凹形壳盖安装槽、两组壳盖固定螺孔、自动控制器基板、第一数据线插头插线槽、第二数据线插头插线槽、凹形壳盖、凹形壳盖通孔、两组固定螺栓、数据线插头通槽和两组辅助固定螺栓结构,能与全地形车(沙滩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多个传感器或电磁阀等完成便捷的装配,并对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多个传感器或电磁阀等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及进行自适应的控制,保证全地形车(沙滩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工作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EPS自动控制器的底板、底板固定孔、凹形壳盖安装槽、两组壳盖固定螺孔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EPS自动控制器的底板、底板固定孔等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磊汽车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磊汽车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