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玻璃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1163.9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强;袁坚;史连莹;淮旭光;王瑞璞;何聪;王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7/02 | 分类号: | C03B7/02;C03B7/07;C03B17/06;C03B25/12;C03C3/08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修红霞 |
地址: | 054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玻璃 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柔性玻璃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柔性玻璃的生产装置,包括玻璃液均化装置和狭缝装置,玻璃液均化装置包括带有进液铂铑合金通道和出液铂铑合金通道的铂铑合金搅拌池、以及与出液铂铑合金通道连接且由铂铑合金材料制成的稳压调温室,稳压调温室的顶部为封闭结构、底部为中间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在弧形结构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出液口;狭缝装置包括位于稳压调温室的出液口正下方的中心导流板、以及在中心导流板两侧对称设置的侧导流板,中心导流板与每个侧导流板之间都留有间隙形成双狭缝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狭缝上方玻璃液横向温差较大,不能保证狭缝出口玻璃带粘度的一致性,容易产生玻璃翘曲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玻璃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柔性玻璃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玻璃是指厚度≤0.1mm的超薄玻璃。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能够折叠已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能够用于折叠屏的材料主要有聚酰亚胺和柔性玻璃。聚酰亚胺与柔性玻璃相比较,聚酰亚胺具有突出的弯曲性、延展性,但耐温低(300℃以下),易老化,严重影响电子产品的质感与寿命。柔性玻璃透过率高、耐划伤、耐高温(500℃以上),但生产难度极大。
目前平板玻璃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浮法、溢流下拉法和狭缝下拉法。浮法是将漂浮在锡液上的玻璃进行展薄,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玻璃拉制0.1mm甚至0.1mm以下难度极大,另外锡液也对玻璃表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溢流下拉法是玻璃液从溢流槽溢出,然后再溢流砖下端处汇合形成玻璃带。玻璃液溢出过程中,没有对玻璃液厚度进行约束,溢流砖两侧玻璃液汇合后,板根较厚,通过提高牵引速度把玻璃拉制0.1mm以下也具有很高的难度。狭缝下拉法是将熔制好的均质玻璃液经狭缝流出,然后通过牵引辊的控制,拉制出玻璃板材。狭缝下拉法中狭缝宽度可调节,能够有效控制玻璃的板根厚度,在合适的牵引速度下即可对玻璃进行展薄。
传统意义上的狭缝下拉法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狭缝上方玻璃液的横向温差较大,不能保证狭缝出口玻璃带粘度的一致性,容易产生玻璃翘曲现象;②由于离开狭缝的玻璃液的粘滞力已经较大,玻璃表面的自然抛光过程受粘滞力抑制没有时间实现,因此玻璃液表面质量不够高,必须机械研磨抛光,才能满足高质量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玻璃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狭缝上方玻璃液横向温差较大,不能保证狭缝出口玻璃带粘度的一致性,容易产生玻璃翘曲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玻璃的生产装置,包括玻璃液均化装置和狭缝装置,玻璃液均化装置的出液口与狭缝装置的进口连接,关键在于:所述玻璃液均化装置包括带有进液铂铑合金通道和出液铂铑合金通道的铂铑合金搅拌池、以及与出液铂铑合金通道连接且由铂铑合金材料制成的稳压调温室,稳压调温室的顶部为封闭结构、底部为中间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在弧形结构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狭缝装置包括位于稳压调温室的出液口正下方的中心导流板、以及在中心导流板两侧对称设置的侧导流板,中心导流板与每个侧导流板之间都留有间隙形成双狭缝结构。
所述出液铂铑合金通道包括水平出液段和倾斜出液段,水平出液段的一端与铂铑合金搅拌池的侧壁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倾斜出液段的下端连接,倾斜出液段的上端与稳压调温室的侧壁顶部连接。
所述进液铂铑合金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水平进液段、倾斜进液段、下水平进液段,下水平进液段的出口与铂铑合金搅拌池的侧壁下端连接。
所述狭缝装置的两个侧导流板之间的空腔形成为与稳压调温室的出液口连接的导流腔,中心导流板的上端位于导流腔内的底部,中心导流板的下端延伸到导流腔外部,中心导流板与每个侧导流板之间的间隙都形成为用来通过玻璃液的狭缝,中心导流板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中心加热机构,侧导流板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侧加热机构。
所述中心导流板借助设置在其两端的支撑架架设在稳压调温室下方,支撑架具有升降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