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铝塑膜胶粘剂的固化体系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1040.5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程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26 | 分类号: | C09J123/26;C09J125/04;C09J163/00;C09J11/06;H01M50/121;H01M50/126;H01M50/14;H01M50/145;H01M50/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铝塑膜 胶粘剂 固化 体系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铝塑膜胶粘剂的固化体系设计方法,所述的胶粘剂为烯烃类聚合物,所述固化剂(A)是环氧树脂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但不含有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所述第三组分(B)为异氰酸酯固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软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锂电池胶粘剂的固化体系设计方法。更具体说,设计烯烃聚合物为主剂,环氧类化合物(固化剂A)为固化剂组分,所述第三组分(B)为异氰酸酯固化剂。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软包装已经在锂电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通过复合而成,从外到内依次为尼龙、外层胶、铝箔、内层胶、cpp;其中内层胶对铝塑膜的耐腐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内层胶出现腐蚀,会造成cpp与铝箔层分离,造成锂电池胀气、漏液等问题。
目前粘结cpp和铝箔的胶水全部采用双组分固化方式,主剂一般为聚烯烃类聚合物,固化剂体系的设计为环氧固化剂或者异氰酸酯固化剂。
CN106459703A专利采用改性聚烯烃或者改性氯化聚烯烃树脂,固化剂采用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采用的是环氧体系,在粘结效率上有一定的局限。
CN109476969A专利采用改性聚烯烃,固化剂采用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两种环氧树脂都是必须使用的;本专利要求不使用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同时CN109476969A的酸酐单体或含两个以上氮杂环化合物的添加,或者杂环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并用,有利于耐化学品的提升。
CN110234721A采用异氰酸酯固化体系,可以在更低温度下进行固化,提高剥离强度和耐电解液性能。而本专利则不采用以上专利所述防范,效果更优。
采用目前市售方案,或者本文提到的另外3个专利的方法,在粘结效果和效率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粘结性有提高空间,尤其在要求更高的动力电池铝塑膜领域,看似很小的性能提升,都能提供更优的使用效果。本固化体系的设计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解决的问题
采用目前市售方案,或者本文提到的另外3个专利的方法,在粘结效果和效率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仍有提高空间,尤其在要求更高的动力电池铝塑膜领域,看似很小的性能提升,都能提供更优的使用效果。本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本固化体系,可以有所提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以下的固化体系设计。
由烯烃类聚合物构成主剂,所述固化剂(A)是环氧树脂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但不含有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所述第三组分(B)为异氰酸酯固化剂。
胶粘剂主剂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聚合物由改性氯化聚丙烯、改性氯化聚乙烯、改性聚丙烯、改性聚乙烯、改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苯乙烯、改性POE、改性EVA、改性环烯烃、改性聚丁烯、改性聚戊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添加部分助剂购成,包括增粘剂、抗水解剂、消泡剂、流平剂、润湿剂、增溶剂等。
固化剂(A)是环氧体系,包括含有环氧基的小分子或高分子聚合物,但不含有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