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19589.0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光;郭辉;肖鑫;鞠晓臣;苏朋飞;严乃杰;朱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铁路 桥梁 伸缩 装置 监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梁端和梁端伸缩装置的监测数据;
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以在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出现结构损伤,影响行车安全前对所述梁端伸缩装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监测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轨检车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环境数据、主引桥变位数据和梁端伸缩装置响应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确定轨道不平顺状态,并基于所述轨道不平顺状态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轨检车数据,提取其中的轨道不平顺数据,基于所述轨道不平顺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处轨道结构状态;
基于所述梁端伸缩装置与处轨道结构状态,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
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疲劳可靠性,并基于所述疲劳可靠性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环境数据、所述主引桥变位数据和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响应数据,建立梁端伸缩装置评估模型;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力学行为参数进行估计,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疲劳可靠性;
基于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疲劳可靠性,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引桥变位数据包括主引桥纵向相对位移、主引桥横向相对位移和主引桥梁端横向转角,
其中,所述主引桥横向相对位移ΔL通过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处上下游纵向位移获得,ΔL=L/cosθ-L;
式中,θ为主引桥梁端横向转角,L为梁端伸缩装置横向长度;
其中,θ=arctan(l/H),l为梁端伸缩装置处主引桥纵向相对位移,H为梁端伸缩装置处上下游的两个位移传感器间的横向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响应数据包括滑动轨枕纵向位移、滑动钢枕歪斜度、梁端伸缩装置应变和连杆应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数据还包括第三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行车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主引桥横向相对位移,所述第三数据包括行车状态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行车状态,包括:
通过梁端横向相对位移,对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处的轨道建立轨道评估模型;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处轨道横向位移进行估计,并与预设轨道横向位移进行比较,确定列车在所述梁端伸缩装置上通行的可靠性;
基于列车在所述梁端伸缩装置上通行的可靠性和所述行车状态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行车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数据还包括第四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四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外观状态,以识别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外部结构变形形态。
7.一种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梁端和梁端伸缩装置的监测数据;
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以在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出现结构损伤,影响行车安全前对所述梁端伸缩装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监测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轨检车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环境数据、主引桥变位数据和梁端伸缩装置响应数据,
所述评估模块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确定轨道不平顺状态,并基于所述轨道不平顺状态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轨检车数据,提取其中的轨道不平顺数据,基于所述轨道不平顺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处轨道结构状态;
基于所述梁端伸缩装置与处轨道结构状态,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
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疲劳可靠性,并基于所述疲劳可靠性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环境数据、所述主引桥变位数据和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响应数据,建立梁端伸缩装置评估模型;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力学行为参数进行估计,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疲劳可靠性;
基于所述梁端伸缩装置的疲劳可靠性,确定所述梁端伸缩装置当前的结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95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纺布外套口罩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氮化镓薄膜的制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