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窥镜图像的实时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分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18220.8 申请日: 2020-12-07
公开(公告)号: CN112396601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9
发明(设计)人: 黄凯;龚瑾;郭英;何海勇;郭思璐;宋日辉;梁宏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主分类号: G06T7/00 分类号: G06T7/00;G06T7/136;G06V10/26;G06V10/77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王晓玲
地址: 51026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内窥镜 图像 实时 神经外科 手术器械 分割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和图像分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内窥镜图像的实时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分割方法。提出了一套针对内窥镜神经外科手术场景的实时器械实例分割方法,能够应用到临床中,起到在术中实时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作用。本发明还提出了一套针对光斑、倒影、模糊等噪声的数据增广方法,丰富样本的同时,提高模型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和图像分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内窥镜图像的实时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分割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实例分割方法主要分为两级(two-stage)和单级(one-stage)两种类型。目前在神经外科内窥镜图像场景下并没有相关的实时实例分割工作。

数据增广是深度学习中常用的技巧之一,主要用于增加训练数据集,让数据集尽可能的多样化,使得训练的模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现有的数据增广主要包括:水平/垂直翻转、旋转、缩放、裁剪、剪切、平移、对比度、色彩抖动、噪声等。但是传统的数据增广方法中并没有针对内窥镜手术图像的,也没有针对包含光斑、倒影、模糊场景的。

中国专利CN111724365A,公开日为2020.09.29,公开了一种血管内动脉瘤修复手术介入器械检测方法,利用了训练好的快速注意力网络生成介入器械的二值分割掩膜,然后将二值分割掩膜覆盖在待检测图像上获得介入器械的图像。该发明是基于X光透射图像的,提高了器械与组织背景的分类准确率以及速度。并没有针对神经外科内窥镜手术的场景进行研发,无法解决该场景下容易出现的光斑、倒影、模糊等噪声带来的挑战。同时上述实例分割技术大多是在术前诊查阶段为医生提供帮助的,并不能在术中提供实时提示。

目前效果较好的实例分割算法都是从目标检测方法中衍生的,但是实例分割却比目标检测难度大的多。两级检测器的精度依赖于特征定位,该过程有序,无法加速。单级检测器将该过程改进成为并行过程,但是这样一来就要在定位之后进行很多后续的计算,也难以加速。因此实时的实例分割任务一直难以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于内窥镜图像的实时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分割方法,能够适应外科手术的实施分割任务,分割速度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内窥镜图像的实时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内窥镜手术图像数据,采用人工标注的方式为图像打上标签,标签将前景即器械与背景进行空间上的分割和语义上的分类;构建数据集,设置交叉验证样本,建立器械实例分割数据库,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S2.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广,包括翻转、旋转、调整图像强度、添加光斑/高斯噪声、图像混合,从而增加数据集的样本数量,丰富样本;

S3.构建网络模型,包括一个特征主干网络,一个特征金字塔网络,一个原型预测分支和一个掩膜系数预测分支;输入是一个二维图像,输出为对该图像的预测结果,包括一组目标检测的边界框、掩膜以及对应类别;

S4.用训练数据集作为训练样本,使用反向传播策略对步骤S3中构造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最小化损失函数,得到优化后的网络权重;

S5.测试模型,使用验证数据样本对训练好的网络模型进行测试,将验证图像输入网络模型,得到预测结果,与标签对比,判断网络是否具有较好适应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步骤S2中,在选择具体的数据增广方式时,对于图片翻转、图片旋转、调整图像强度和添加光斑/高斯噪声这几种增广方式,采用随机生成概率的方式为每张图片选择对应的增广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随机概率的方式具体包括:首先,分别设置图片旋转概率、图片翻转概率、调整图像强度概率、添加光斑/高斯噪声概率;然后,生成0~1的浮点随机数,当随机数大于提前设定的阈值概率时,则对当前图片使用对应增广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8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