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零序差动阻抗匝间保护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18171.8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1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浩;郭雅蓉;柳焕章;李勇;詹荣荣;王兴国;周春霞;詹智华;余越;孟江雯;金龙;高晨光;刘怀;贾琰;崔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00 | 分类号: | H02H7/00;H02H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级 可控 并联 电抗 器零序 差动 阻抗 保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零序差动阻抗匝间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获取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网侧绕组首端各相电压、网侧绕组首端各相电流和控制绕组首端各相电流,确定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正向零序差动阻抗与反向零序差动阻抗,包括:
分别获取网侧绕组首端各相电压、网侧绕组首端各相电流及控制绕组首端各相电流;
分别计算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压、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流及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
分别计算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压的相量值、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及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
由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压的相量值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及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计算正向零序差动阻抗Z0+,具体公式为:
由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压的相量值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及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计算反向零序差动阻抗Z0-,具体公式为:
式中:k为网侧绕组与控制绕组的匝比;
其中,所述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经断路器接入输电系统,断开所述断路器,则将所述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从输电系统切除;
在根据所述正向零序差动阻抗或反向零序差动阻抗,确定预设的保护动作判据成立时,控制断路器将所述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从输电系统切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保护动作判据,包括:
正向零序差动阻抗Z0+位于阻抗平面内预先确定的第一保护动作区;
反向零序差动阻抗Z0-位于阻抗平面内预先确定的第二保护动作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保护动作判据,包括:
正向零序差动阻抗Z0+位于阻抗平面内预先确定的第三保护动作区,且第一辅助特征大于相应的预先确定的整定值;
反向零序差动阻抗Z0-位于阻抗平面内预先确定的第四保护动作区,且第二辅助特征大于相应的预先确定的整定值;
所述第一辅助特征为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流、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与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流形成的零序差流、控制绕组首端各相电流与网侧绕组首端各相电流形成的各相差流;
所述第二辅助特征为下任一项或多项:
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流、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与网侧绕组首端零序电流形成的零序差流、控制绕组首端各相电流与网侧绕组首端各相电流形成的各相差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保护动作判据,包括:
在阻抗平面内,正向零序差动阻抗Z0+位于预先确定的第五保护动作区,且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的模值大于预先确定的第一电流整定值;
在阻抗平面内,在预先确定的第一时段内,正向零序差动阻抗Z0+持续地位于预先确定的第六保护动作区,且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的模值大于预先确定的第二电流整定值,其中,所述第一电流整定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整定值;
在阻抗平面内,反向零序差动阻抗Z0-位于预先确定的第七保护动作区,且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的模值大于预先确定的第三电流整定值;
在阻抗平面内,在预先确定的第二时段内,反向零序差动阻抗Z0-持续地位于预先确定的第八保护动作区,且控制绕组首端零序电流的相量值的模值大于预先确定的第四电流整定值,其中,所述第三电流整定值大于所述第四电流整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81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