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启停机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14264.3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瑞;马中金;段志涛;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H11/06;G01H11/08;G06F18/24;G06F18/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96 | 代理人: | 谢建云;赵爱军 |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停机 阈值 确定 方法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启停机阈值用于通过与动设备的实时加速度有效值做对比来判断动设备的启停机状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动设备的多条历史加速度有效值;将多条历史加速度有效值聚成两类;将两个类的类中心的平均值作为动设备的启停机阈值。本发明一并公开了相应的动设备启停机监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设备健康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启停机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动设备的启机、停机状态监测,是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准确判断动设备的启机、停机状态,并将设备的启停机状态上传设备管理系统,能够为设备的运行时长、设备寿命、无故障间隔时间等关键指标的计算提供数据支撑,加强企业对设备的精细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从而减少设备非计划停机带来的损失。
现有的动设备启停机监测方法主要通过监测设备的转速、电压、电流来完成。但是,在多数场景下,设备的转速是确定的,并不需要安装转速传感器,因此设备转速无法获取。此外,电压、电流传感器价格昂贵,很少有设备会安装该传感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启停机监测方法及装置,以力图解决或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启停机阈值用于通过与动设备的实时加速度有效值做对比来判断动设备的启停机状态,该方法包括:获取动设备的多条历史加速度有效值;将多条历史加速度有效值聚成两类;将两个类的类中心的平均值作为该动设备的启停机阈值。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中,加速度有效值为加速度传感器在预设时长内采集到的多个振动加速度值的均方根。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中,将启停机阈值与相应两类的类中心之差的绝对值的比值作为启停机阈值的评价系数。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对多条历史加速度有效值所组成的时域曲线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振动加速度频谱;将预设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的幅值聚成两类;将两个类的类中心的平均值作为启停机阈值参考值。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中,将启停机阈值参考值与相应两类的类中心之差的绝对值的比值作为启停机阈值参考值的评价系数。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中,若启停机阈值参考值的评价系数低于启停机阈值的评价系数的比例达到预设阈值,则将启停机阈值参考值作为启停机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动设备启停机监测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动设备包括多个测点,每个测点分别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适于采集相应测点的振动加速度,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测点的实时加速度有效值;计算加速度有效值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停机阈值的测点所占的比例;当该比例大于等于预设的测点比例阈值时,判断动设备处于启机状态;否则,判断动设备处于停机状态。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设备启停机监测方法中,启停机阈值按照上述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确定。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设备启停机监测方法中,实时加速度有效值为加速度传感器在当前预设时长内采集到的多个振动加速度值的均方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上述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和/或上述动设备启停机监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设备读取并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上述上述动设备启停机阈值的确定方法和/或上述动设备启停机监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