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3566.9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范礼;丁万龙;李海萌;刘玉坪;邵璠;甄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燃机 两级 可变 气门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内燃机)技术领域的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调节部分B(7)为MIM工艺加工成型,调节部分A(6)为机械加工成型,阀销B(3)设置为能够作用在调节部分B(7)上而带动轴套B(5)相对于芯轴(1)向左侧方向轴向移动的结构,阀销B(3)还设置为能够作用在调节部分A(6)上而带动轴套A(4)相对于芯轴(1)向右侧方向轴向移动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能够精确实现发动机的凸轮状态切换,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需求下都能够采用最佳的工作状态更加科学地完成燃烧与做功,提高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内燃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背景技术
内燃机作为目前热效率最高、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机械,发出的总功率占全世界所用动力装置总功率的90%,是世界石油能源的主要消费渠道。一方面,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内燃机石油消费量将迅速增加,石油供需矛盾必然日趋严重,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内燃机也是大气环境,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最大源泉。创新内燃机技术,对于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低排放和环保已经成为发动机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成为目前汽车工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内燃机,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变的,导致无论是大负荷还是小负荷工况,气门升程开启一样,造成能源浪费,热效率低。现有技术中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结构复杂。而在进行工作时,无法精确有效完成凸轮状态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实现发动机的凸轮状态切换,使得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需求下都能够采用最佳的工作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轴套的异向切换,切换时轴套之间及轴套和其他部件之间不会发生撞击,降低噪音,而阀销异常伸出时具有防错功能,避免损坏部件,同时简化结构和加工工艺、降低加工难度,提升内燃机整体性能,降低成本的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包括芯轴、阀销A、阀销B,芯轴上活动套装轴套A和轴套B,轴套A上设置调节部分A,轴套B上设置调节部分B,调节部分A上设置位移斜面a和位移斜面b,调节部分B上设置位移斜面c、位移斜面d、位移斜面e、位移斜面f,轴套A与调节部分A为一体式结构,轴套B与调节部分B为分体式结构,调节部分B为MIM工艺加工成型,调节部分A为机械加工成型,调节部分B设置为有回位斜面或无位移斜面的结构,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行凸轮状态切换而从小凸轮状态向大凸轮状态切换时,阀销B设置为能够作用在调节部分B上而带动轴套B相对于芯轴向左侧方向轴向移动的结构,阀销B还设置为能够作用在调节部分A上而带动轴套A相对于芯轴向右侧方向轴向移动的结构,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行凸轮状态切换而从大凸轮向小凸轮状态切换时,阀销A设置为能够作用在调节部分B上而带动轴套B相对于芯轴向右侧方向轴向移动的结构,阀销A还设置为能够作用在调节部分A上而带动轴套A相对于芯轴向左侧方向轴向移动的结构。
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调节部分B为有回位斜面结构时,电磁阀的电磁阀壳体内的销轴一侧通过连接杆件A与阀销A活动连接,销轴另一侧通过连接杆件B与阀销B活动连接。
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调节部分B为无回位斜面结构时,电磁阀的电磁阀壳体内安装销轴,销轴一侧通过连接杆件A与阀销A活动连接,销轴16另一侧通过连接杆件B与阀销B活动连接,阀销A上套装回位弹性元件A,阀销B上套装回位弹性元件B,回位弹性元件A上端抵靠在阀销A上的限位台A上,回位弹性元件A下端抵靠在壳体下端面内壁上,回位弹性元件B上端抵靠在阀销B上的限位台B上,回位弹性元件B下端抵靠在壳体下端面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3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