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对风沙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12562.9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玢彤;王道涵;贾岚月;邓婷婷;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34 | 分类号: | C12Q1/34;C12Q1/37;C12Q1/30;C12Q1/32;C12Q1/42;C12Q1/58;C09K17/42;C09K10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丽萍 |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膨润土 有机肥 风沙 活性 影响 研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对风沙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以正交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以施加不同含量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正交后的风沙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测定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与磷酸酶六项酶活性。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提高风沙土土壤酶活性的最优组合为:生物炭施加量为1.2kg/m2、膨润土施加量为4kg/m2、有机肥添加量为1kg/m2。本发明依托大田实验将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联合施用对风沙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性研究,探讨三种土壤改良剂对酶活性作用效应,提出三种土壤改良剂联用对土壤酶活性的最优施用方案,为改良风沙土土壤酶活性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沙土治理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对风沙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物炭、膨润土或有机肥单独施加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但大多为室内试验,生物炭、膨润土和有机肥施加效应的大田实验比较少。且大多数研究者都单方面考虑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对风沙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方法,依托大田实验将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联合施用对风沙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性研究,探讨三种土壤改良剂对酶活性作用效应,提出三种土壤改良剂联用对土壤酶活性的最优施用方案,为改良风沙土土壤酶活性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对风沙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以正交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以施加不同含量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正交后的风沙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测定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与磷酸酶六项酶活性。
进一步的,对土壤六种酶活性与生物碳、膨润土、有机肥施加量进行方差分析,得出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对风沙土土壤酶活性影响关系大小的显著性与最优组合,结合影响关系的主次顺序与最优组合分析对风沙土土壤酶活性整体上改良效果较好的最优组合。
更进一步的,生物炭、膨润土与有机肥提高风沙土土壤酶活性的最优组合为:生物炭施加量为1.2kg/m2、膨润土施加量为4kg/m2、有机肥添加量为1kg/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受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也发生变化,通过最优组合可定向调节风沙土土壤某种理化性质或者某种酶活性,从而改良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实验数据表明其中多种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生物炭,包括土壤蛋白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磷酸酶活性。最终得出生物炭、膨润土和有机肥最优的组合方式为:生物炭添加量1.2kg/m2,有机肥添加量1kg/m2,膨润土添加量为4kg/m2。实验为改良风沙土土壤酶活性,农作物未来生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土壤改良剂添加量-蔗糖酶活性估算边际平均值;
图2是本发明土壤改良剂添加量-蛋白酶活性估算边际平均值;
图3是本发明土壤改良剂添加量-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估算边际平均值;
图4是本发明土壤改良剂添加量-脱氢酶活性的估算边际平均值;
图5是本发明土壤改良剂添加量-脲酶活性的估算边际平均值;
图6是本发明土壤改良剂添加量-磷酸酶活性的估算边际平均值;
图7是本发明样地示意图(生物炭A、膨润土B、有机肥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2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