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积神经网络非局部信息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11926.1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旭阳;刘伟锋;鲁效平;刘宝弟;王珺;王延江;齐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6V10/44 | 分类号: | G06V10/4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苗颖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积 神经网络 局部 信息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卷积神经网络非局部信息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普通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卷积特征;
S2、采用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图像的像素级全局注意力图:通过四个卷积块将卷积特征图映射到四个特征空间中,分别记为、、、,其中特征图
S3、通过全局注意力图构建图像内部的全局图结构,将步骤2得到的全局注意力图在经过二值化函数
S4、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内部的全局图结构上提取具有非局部性的图特征,卷积提取具有非局部性的图特征的公式为:,其中表示正则化的邻接矩阵,表示正则化的度矩阵且为对角矩阵,对角线元素为对应行的行和,表示图像内部图结构的节点信息,即图结构节点的特征矩阵,表示图卷积的参数矩阵,表示图卷积提取到的具有非局部性的图特征;
S5、采用矩阵乘法将Y与M进行融合,并将融合的特征输入到后续网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9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