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私钥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08645.0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5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生竹声;薛高飞;李德胜;郑隽一;张育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06;H04L9/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姜晓钰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私钥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私钥进行分片,并将存储器进行分区,其中分片大小与分区大小相同;计算私钥的Hash值,对Hash值按区段编码,并根据区段编码确定私钥分片在第一存储分区的对应子分区中存储时的起始位置;根据起始位置将私钥的数据以环形方式存入第一存储分区的对应子分区;将第一存储分区中的数据,以预设间隔数跳跃拾取分散存储到对应的第二存储分区中;对第一存储分区进行数据篡改,以将第一存储分区的数据失效。该存储方法通过对私钥的分散存储,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装置,即可方便地实现私钥的安全存储,降低私钥被暴力破解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私钥的存储方法、一种私钥的存储装置、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相关的产业发展,网络通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些保证通讯安全的标准和方法,其中非对称加密方法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讯安全的方法,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这两个密钥是公开密钥(PublicKey,简称公钥)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简称私钥)。无论是PC端设备还是嵌入式设备或者非一些特定的对称加密芯片,在采用非对称加密方法时,都必须存储私钥。
相关技术中,私钥的存储方法一般对私钥采取简单的变换后直接把整块私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容易被攻击者遍历读取存储介质内容同时与明文和密文一起作为算法因子进行暴力破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私钥的存储方法,该存储方法通过对私钥的分散存储,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装置,即可方便地实现私钥的安全存储,降低私钥被暴力破解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私钥的存储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私钥的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私钥进行分片,并将存储器进行分区;计算所述私钥的Hash值,对所述Hash值按区段编码,并根据所述区段编码确定私钥分片在第一存储分区中存储时的起始位置;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将私钥的数据以环形方式存入所述第一存储分区;将所述第一存储分区中的数据,以预设间隔数跳跃拾取分散存储到对应的第二存储分区中;对所述第一存储分区进行数据篡改,以将所述第一存储分区的数据失效。
本发明上述提出的私钥的存储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未存储数据的存储分区,数据存储由数据失效后的第一存储分区的数据内容拷贝并进行数据篡改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设间隔数根据所述私钥的Hash值计算获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设间隔数为8bit。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私钥的存储装置,包括:分片模块,所述分片模块用于将所述私钥进行分片;分区模块,所述分区模块用于将存储器进行分区;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私钥的Hash值,对所述Hash值按区段编码,并根据所述区段编码确定私钥分片在第一存储分区的对应子分区中写入时的起始位置;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将私钥的数据以环形方式存入所述第一存储分区的对应子分区;拾取模块,所述拾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存储分区中的数据,以预设间隔数跳跃拾取分散存储到对应的第二存储分区中;篡改模块,所述篡改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存储分区进行数据篡改,以将所述第一存储分区的数据失效。
本发明上述提出的私钥的存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8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