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07927.9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4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立木宏纪;日野辰郎;江头康平;长谷川和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1/27;H02K3/12;H02K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一种旋转电机,其目的在于提高旋转电机的冷却性能。在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中,组合多个由切槽插通部和线圈边端部构成的线圈单体而形成定子绕组,并且在线圈边端部的顶部设置有使导电体凹陷而成的凹部,其中,上述切槽插通部被插通于定子铁芯的切槽,而上述线圈边端部将各个切槽插通部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尤其是涉及上述旋转电机的定子。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动机、发电机等旋转电机中,追求小型高输出化。为了使这种旋转电机小型化,期望使不产生有效磁通的线圈边端小型化,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将导体线卷绕于定子铁芯的每个极齿的集中卷绕的定子绕组。
另一方面,期望一种能抑制转矩脉动且能实现高输出化的、使用了分布卷绕结构的定子绕组的定子。在上述定子绕组中,将导体线卷绕于分开两个切槽以上的切槽而构成的绕组作为分布卷绕的绕组。也就是说,分布卷绕的绕组构成为从一个切槽伸出的导体线跨过连续的两个以上的极齿后进入另一个切槽。
鉴于上述状况,在现有的旋转电机中,将矩形导体线卷绕多次而形成为线圈状的绕组线圈、所谓的六角形线圈收纳于分开规定切槽数的切槽的各对中,以形成分布卷绕的定子绕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042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82820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具有以下技术问题。
即,形成定子绕组的六角形线圈的线圈边端的线束在头顶部弯曲而成型为曲柄形状,因此,各个六角形线圈的径向上相邻的线圈边端的头顶部相互接触,或是极其接近。因此,在径向上无间隙地并排的线圈边端的头顶部的列会在周向上排列,以流路方向为径向的制冷剂流路会形成在头顶部的列之间,但线圈边端头顶部的列在周向上以一个切槽间距排列,因此,存在流路宽度变窄、散热面积变小而无法充分获得绕组的冷却性能这样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是一种旋转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具有圆环状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多个切槽沿周向排列,所述定子绕组是使用被绝缘覆盖的导电体而形成的,且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以及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相对并被支承为能旋转,其特征是,所述定子绕组是组合多个由切槽插通部和线圈边端部构成的线圈单体而形成的,并且设置有使所述线圈边端部的顶部处的所述导电体凹陷而成的凹部,其中,所述切槽插通部被插通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切槽,所述线圈边端部将各个切槽插通部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通过增大构成定子绕组的线圈单体中的线圈边端部的顶部的表面积,能增加通过强制对流、自然对流和辐射而释放至周围环境的热量,能高效地对旋转电机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基本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的俯视图和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的俯视图和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外壳;
2:支架;
3 定子;
4 轴承;
5 转轴;
6 转子;
31 定子铁芯;
31a 切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7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