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源光缆的连接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06934.7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3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岳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菲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光缆 连接 装置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源光缆的连接装置,包括:BMC,用于获取有源光缆的型号信息并输出对应的I2C数据;扩展电路,用于根据I2C数据,按照预设的对应规则控制与PCH连接的N个GPIO口各自的电平状态;与有源光缆连接的PHY卡;PCH中设置了N个上拉电阻,依次与N个GPIO口对应,并且针对任一GPIO口,当该GPIO口为第一电平状态时,该GPIO口对应的上拉电阻与目标SCL线连通,当该GPIO口为第二电平状态时,该GPIO口对应的上拉电阻与目标SCL线不连通。应用本申请的方案,有效地保障了服务器与AOC的兼容性。并且便于实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有源光缆的连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相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源光缆的连接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业务量出现猛烈增长,计算量及计算频率随之增大,因此在服务器系统中,数据的传输和服务器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网卡则是数据传输及服务器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服务器系统中,如果是基于intel的X86架构进行开发设计,芯片组本身就集成了网络控制器,支持网络数据的传输。网卡本身包含以太网模型中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芯片为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芯片为MAC(Media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而对于新的intel平台而言,芯片组中集成了MAC控制器,因此只需要再搭配一个PHY芯片即可组成网卡,而承载此PHY芯片的通常称之为PHY卡。
客户的数据中心机房通常会自己进行布线,将AOC(Active Optical Cables,有源光缆)进行提前部署,服务器上架后可以直接连接使用,由于AOC是客户自己购买的,会导致有些AOC存在和服务器的兼容性问题,兼容性问题主要体现在AOC和PHY卡的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两线式串行总线)信号的阻抗不匹配,导致I2C数据异常,进而导致网卡链路中断。
PHY卡和AOC通信的I2C来自主板的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南桥),目前,对于I2C信号,PCH内部可以进行内部的上拉电阻的调整,从而实现整条I2C链路的等效阻抗的调整,但是需要修改BIOS文件,客户线上刷新BIOS,对于业务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操作也较为复杂。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实现AOC与服务器的兼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光缆的连接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有效地实现AOC与服务器的兼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源光缆的连接装置,包括:
BMC,用于获取有源光缆的型号信息并输出对应于所述型号信息的I2C数据;
通过I2C总线与所述BMC连接的扩展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I2C数据,按照预设的对应规则控制与PCH连接的N个GPIO口各自的电平状态;N为正整数;
与所述有源光缆连接的PHY卡;
与所述扩展电路以及所述PHY卡连接的所述PCH;所述PCH中设置了N个上拉电阻,依次与N个所述GPIO口对应,并且针对任一GPIO口,当该GPIO口为第一电平状态时,该GPIO口对应的上拉电阻与目标SCL线连通,当该GPIO口为第二电平状态时,该GPIO口对应的上拉电阻与目标SCL线不连通;所述目标SCL线表示所述PCH与所述PHY卡连接的I2C总线中的SCL线。
优选的,所述BMC还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输出对应于所述控制指令的I2C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6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