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合空调的温度调节控制及调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06866.4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崔岱;谷博;崔嘉;姜枫;唐俊刺;张凯;王明凯;佟智波;杨俊友;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沈阳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1;F24F11/47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合 空调 温度 调节 控制 调度 方法 | ||
1.基于聚合空调的温度调节控制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室内温度设定范围室内温度最小值Tmin,室内温度最大值Tmax分别代入单体空调二阶等效热参数模型中,输出空调在温度区间的“打开时间τ1”、“关闭时间τ0”和“控制周期”τc;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打开时间τ1”、“关闭时间τ0”代入第一步中的单体空调二阶等效热参数模型中,输出空调的状态队列模型;并根据空调的状态队列模型,得聚合空调中“打开”的空调组数,进而确认空调的聚合功率;
第三步:采用空调的上下限温度均提高的方法,对第二步中的空调的聚合功率进行空调功率消减;并依据基于改进温度调节聚合空调功率调度模型,完成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空调的温度调节控制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中单体空调二阶等效热参数模型为:
式中:Tit表示t时刻的室内温度,表示t时刻的室内温度,℃;表示t+1时刻的室外温度,℃;C为等效热容,J/℃;R为等效热阻,℃/W;s为空调启停状态变量,1表示空调启动,0表示空调停止;Δt为仿真时间间隔;η为空调的能耗比;ηP为空调的制冷/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合空调的温度调节控制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空调在温度区间的“打开时间τ1”、“关闭时间τ0”、“控制周期τc”的方法如下:
若设定室内温度限值[Tmin,Tmax],控制周期为τc,空调打开时间为τ1,关断时间为τ0,并假设控制周期内环境温度设定值,将室内温度上下限代入式(1)、(2),同时将e-Δt/RC记作ε,To为室外温度,经迭代计算可以得到:
τc=τ0+τ1 (5)
由此可求得在一定的室外温度下,一定的室内温度控制区间内的空调打开时间、关断时间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聚合空调的温度调节控制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空调的状态队列模型构建方法如下:
将推导的“τ0”、“τ1”代入(1)、(2)中建立空调的状态队列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聚合空调的温度调节控制及调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空调的聚合功率的计算公式:
式中,n1为周期中打开状态的个数;nc为运行周期的总状态数;N为空调机组总数;利用每个时间段处于“打开”状态的状态组数n1计算聚合空调负荷;P为空调机组的制冷/热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空调的温度调节控制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采用空调的上下限温度均提高的方法控制空调温度,温度调整前处于“关闭”状态的空调机组,在温度调节后,空调的状态转换过程在新旧温度调节范围结合区间内进行转换;
将空调温度区间提高,对于温度调整前处于“关闭”状态的空调机组,在温度调节后,需要按照温度设定值运行,接着当这些机组依次转变为“打开”状态时,温度设定范围改为
而对于温度调整前处于“打开”状态的空调机组;在温度调节后,需按照温度设定值运行,当这些机组转变为“关闭”状态则按照上述温度调整前处于“关闭”的机组实现转换,完成空调状态的转变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沈阳工业大学,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68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