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厂站直流蓄电池可靠性定期自动检测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6735.6 | 申请日: | 202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航;王辉春;陈炯;卢佳;许守东;张丽;杨桥伟;石恒初;游昊;李本瑜;赵明;卢中钧;李兴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35 | 分类号: | G01R31/3835;H02J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蓄电池 可靠性 定期 自动检测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厂站直流蓄电池可靠性定期自动检测预警方法,属于电力设备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设定的检测时间到达时降低充电模块输出电压至给定电压,持续时间为给定时间,给定时间应长于保护动作的最长时间;将蓄电池端电压与告警电压比较,判断蓄电池端电压是否小于告警电压;如果给定时间内蓄电池端电压不小于告警电压,则不发告警信号,反之则发出告警信号,停止检测。该方法能及时发现蓄电池组独立供电能力不足的隐患,进而提醒运维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蓄电池维护措施,降低因直流供电不可靠造成的保护及开关拒动隐患,提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填补行业内此项技术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厂站直流蓄电池可靠性定期自动检测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直流系统蓄电池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二次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在交流系统故障导致充电装置闭锁或充电装置自身故障时,为全站二次设备和断路器操作机构提供工作电源,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现有的直流系统蓄电池可靠性检测一般通过蓄电池核容开展,核容工作每1~2年开展一次,试验周期较长,若蓄电池在两次核容期间出现故障或性能降低,需要到下一次核容试验才能发现,在这个时间窗口期内,如果一次系统发生故障,将可能导致充电机闭锁,直流系统失压,进而造成保护或开关拒动,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采取一种周期较短且简单有效的定期检测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可靠性的方法,以及时发现两次核容试验期间蓄电池可靠性下降隐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厂站直流蓄电池可靠性定期自动检测预警方法,该方法能及时发现蓄电池组独立供电能力不足的隐患,进而提醒运维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蓄电池维护措施,降低因直流供电不可靠造成的保护及开关拒动隐患,提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填补行业内此项技术的空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厂站直流蓄电池可靠性定期自动检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设定的检测时间到达时,降低充电模块输出电压至给定电压,持续时间为给定时间,给定时间应长于保护动作的最长时间;
(2)将蓄电池端电压与告警电压比较,判断蓄电池端电压是否小于告警电压;
(3)如果给定时间内蓄电池端电压不小于告警电压,则不发告警信号,给定时间后恢复充电模块输出电压;按照用户设定的检测时间及检测周期重新计时,在到达下一个周期时重复进行步骤(1)~步骤(2);
(4)如果给定时间内任意时刻蓄电池端电压小于告警电压,则向监控系统发送告警信息,立刻恢复充电模块输出电压,同时终止检测,等待人工重新启动;人工重新启动后,按照用户设定的检测时间及检测周期重新计时,在到达下一个周期时重复进行步骤(1)~步骤(2)。
进一步,优选的是,通过直流系统监控装置与充电模块之间的通信控制输出电压,使充电模块输出给定电压。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给定电压,其中:为整组蓄电池额定电压;给定电压应同时满足大于直流负荷正常工作最低电压和小于蓄电池的整组告警电压两个条件。
进一步,优选的是,值为0.9。
进一步,优选的是,给定时间值为10s。
进一步,优选的是,判断蓄电池端电压是否小于告警电压的具体方法为:
取蓄电池的单体告警电压,整组告警电压,其中:为单体蓄电池额定电压、为整组蓄电池额定电压;
测量整组蓄电池端电压和每只蓄电池端电压,其中:,为蓄电池数量;
然后执行比较方法如下:
(1)将单体蓄电池端电压和单体告警电压执行比较,当任意单体蓄电池端电压时,判定蓄电池端电压小于告警电压,并记录的数值;
(2)将整组蓄电池端电压和整组告警电压执行比较,当整组蓄电池端电压时,判定蓄电池端电压小于告警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6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