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电保护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6347.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9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开;姜学峰;胡建华;林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68 | 分类号: | H01H71/68;H01H7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项凯 |
地址: | 3256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保护 开关 | ||
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开关,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及线圈吸合电路,其中,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待检测线路连接,输出端与线圈吸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线圈吸合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四可控开关、第十三电阻及第一继电器,其中,第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一端连接,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三端接地,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实施本发明,实现内部线圈自动得电吸合,提高了漏电保护开关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开关。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的日益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危险,例如当线路出现漏电、过载、短路等问题时,不但容易造成电器损坏,甚至还会引发电气火灾危害人身安全。漏电保护装置作为配电系统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设备,在发生漏电危险时,能够快速切断电源,保证人们可以安全地使用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有的漏电保护装置一般采用手动复位方式实现内部线圈得电吸合,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手动复位已无法满足漏电保护智能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动复位无法满足漏电保护智能化的需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开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开关,包括电流互感电路、控制电路及脱扣电路,其中,所述电流互感电路的输入端与待检测线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检测待检测线路的漏电信号,并将所述漏电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脱扣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漏电信号生成脱扣信号,并根据所述脱扣信号控制脱扣器脱扣,所述漏电保护开关还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及线圈吸合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待检测线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线圈吸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为所述线圈吸合电路提供电源;所述线圈吸合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脱扣器吸合,所述线圈吸合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四可控开关、第十三电阻及第一继电器,其中,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吸合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及第四电容,其中,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及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五电容、整流桥、第六二极管及第六电容,其中,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漏电保护开关,还包括:自检电路,所述自检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的自检信号进行自检,并显示自检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漏电保护开关,还包括: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电源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发送自检信号时,切断所述第一电源电路输送至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6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热轧用乳化液浓度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入式摘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