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员舱外活动手部助力外骨骼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5107.6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9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斌;黄虎;邹佳峻;屠尧;宋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0;B25J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员 活动 助力 骨骼 | ||
1.一种航天员舱外活动手部助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模块(1)、套索模块(2)和动力模块(3);手套模块(1)分为手套掌心侧和手套掌背侧,手套模块(1)通过套索模块(2)连接到动力模块(3)的输出端;
所述手套模块(1)包括远端固定环,中端固定环和近端固定环,分别位于除小拇指外的其余四手指,在手指的三个固定环上方掌心侧设置薄膜压力传感器,分别为远端薄膜压力传感器,中端薄膜压力传感器和近端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人手抓握物体时,手指与物体的接触力,位于手套的掌心偏上位置固定了一个手掌固定环(110),通过高强度纺织线缝制在手套相应位置并且围绕在手掌一周,手套的掌心位置固定了一个引导装置(109),引导装置(109)用于改变钢丝绳的驱动方向,在手套掌心侧和手套掌背侧的手腕处,分别固定了掌心侧集线器(107)和掌背侧集线器(115),掌心侧的四个手指,包括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通过掌心侧钢丝绳(108)驱动,掌背侧的四个手指连接了掌背侧钢丝绳(114),用于感知手指的弯曲意图;
所述动力模块(3)包括壳体(310),壳体(310)通过M2螺栓与底板(305)连接,壳体(310)和底板(305)都是通过3D打印得到,底板(305)左右方向有两个吊耳,吊耳用于穿过绑带,底板(305)上安装有四个动力子模块,分别为动力子模块一(306)、动力子模块二(307)、动力子模块三(308)和动力子模块四(309),动力子模块一(306)与动力子模块二(307)对称分布并安装在底板(305)上,动力子模块三(308)与动力子模块四(309)对称分布并安装在底板(305)上,所述动力子模块三(308)与动力子模块四(309)往前偏置一段距离,壳体(310)顶部安装有按钮开关(304)、电动推杆驱动板(303)、降压模块(302)、控制板(301)和薄膜压力传感器电压转换模块(311);
所述的动力子模块一(306)包括电动推杆(312),电动推杆(312)左边安装有左侧板(335),右边安装有右侧板(334),左侧板(335)和右侧板(334)都是通过3D打印得到,左侧板(335)和右侧板(334)之间通过螺柱(313)连接,角度传感器一(314)和角度传感器二(323)安装在左侧板(335)的圆孔槽中,并用螺栓紧固,角度传感器一(314)的输出轴连接被动轮(315),被动轮(315)连接阶梯轴一(318),阶梯轴一(318)穿过轴承一(319)并安装到右侧板(334)的孔槽中,角度传感器二(323)的输出轴连接传感轮(324),传感轮(324)连接阶梯轴二(328),阶梯轴二(328)穿过轴承二(329)并安装到右侧板(334)的孔槽中,轴承三(321)安装到左侧板(335)的孔槽中,并穿过阶梯轴四(322),阶梯轴四(322)穿过主动轮(325),主动轮(325)连接阶梯轴三(331),阶梯轴三(331)穿过轴承四(332)并安装到右侧板(334)的相应孔槽中,电动推杆(312)的推杆部分连接单向头(333),并插入圆柱销(330)紧固,被动轮(315)与主动轮(325)通过皮带轮二(317)连接,同时单向头(333)与皮带轮二(317)固定并可以带动皮带轮二(317)转动,被动轮(315)与传感轮(324)通过皮带轮一(316)连接,皮带轮一(316)下方连接一段弹簧(320),掌心侧套索接入端(327)和掌背侧套索接入端(326)通过左右的圆柱插头插入左侧板(335)和右侧板(334)的孔中实现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员舱外活动手部助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包括手指不锈钢环(118)、手指导线槽(117)和聚四氟乙烯管(116),所述手指不锈钢环(118)通过0.3mm厚的不锈钢薄板弯曲成环状,其直径小大根据实际穿戴者手指的直径进行调节,所述不锈钢薄板弯曲后的接口处打有直径2mm的孔,通过M2螺栓和螺母连接到手指导线槽(117)上,手指导线槽(117)通过3D打印得到,手指导线槽(117)中间位置有一段直径1.6mm的通孔,一段内直径为0.8mm,外直径为1.6mm的聚四氟乙烯管(116)固定在通孔中,所述小拇指不安装固定环,不进行驱动,而是保持自由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1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铝塑复合包装袋及其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熨烫机的运动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