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透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5010.5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陈王峰;张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尧润(上海)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5/10;B01D6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樊岑遥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透析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透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透析液池、透析槽和废液池。本发明通过一体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协调透析液池、透析槽和废液池的协同工作,保证在透析过程中的温度、透析时间达到最优的透析条件;同时,本发明还配备了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保证在透析过程中透析槽不会发生无液干瘪或者废液池满溢出液体的问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全自动透析装置。
背景技术
透析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纯化的技术,在生物制药企业(尤其是生产基于生物大分子的制剂)、中草药制剂、科研机构、生物化学实验室等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透析的原理是利用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和半透膜特有的分子量截至能力,通过不断地更换透析液,利用小分子在样品和透析液中的分配比不同,将小分子逐渐从样品中除去,达到与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透析操作完全通过人工完成,不仅操作繁琐、耗时耗力,而且多数情况下由于人为因素无法及时注入和更换透析液,导致透析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透析的效果和所需的时间,甚至会造成样本的沾污和损坏。更为重要的事,在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中,当所需要透析的样本体积过大时,所需透析液的体积就会过大导致人工操作时容易产生倾翻等安全隐患。
目前没有在生物制药行业、中草药制剂、科研机构、生物化学实验等领域应用的全自动透析装置,市面上可见的自动透析装置都是用于血液、腹膜和结肠透析的医疗器械,无法用于工业生产和生化实验中的应用。透析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尤其是生产用于生物标记诊断试剂的公司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当小分子被标记在生物大分子上后,需要将未标记的小分子除去,保留生物大分子。为了充分保证生物大分子的生物活性,往往采用温和的透析方法除去标记小分子。但由于目前缺乏相应的透析装置,整个透析过程完全由工人操作完成,不仅人工成本高、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而且透析的效果无法保证。工人在操作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准时更换透析液,透析的效果会因此大打折扣。更为重要的是,通常透析过程所需时间较长,需要过夜甚至几天的连续透析时间,如人工操作无法保证在夜晚的更换透析液频率,因此也会影响透析的效果。在中草药熬制过程亦是如此,如果无法及时更换萃取液,就无法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多地萃取出来,不仅无法保证中草药制剂的批次稳定性,而且会造成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透析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用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透析装置,包括:
透析液池,所述透析液池内设有透析液,所述透析液池的外壁下端设有液位传感器一;
透析槽,所述透析槽的外壁上端设有液位传感器二,所述透析槽的外壁下端设有液位传感器三,所述透析槽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透析液池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透析槽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中部还设有隔膜泵一和电磁阀一;所述透析槽的底部还设有加热机构;
废液池,所述废液池的外壁上端设有液位传感器四,所述透析槽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废液池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中部还设有隔膜泵二和电磁阀二;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液位传感器三、温度传感器、隔膜泵一、电磁阀一、液位传感器四、隔膜泵二、电磁阀二和加热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实时监测透析液池、透析槽和废液池的液位情况,所述控制板用于实时监测透析槽内溶液的温度情况,所述控制板还用于控制隔膜泵一、电磁阀一、隔膜泵二、电磁阀二和加热机构的工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板还与触控屏和显示屏电连接,所述触控屏用于提供透析时间、加热温度、透析容量和透析次数,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透析工作过程中的液位信息、溶液温度、电磁阀开关状态以及告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尧润(上海)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尧润(上海)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管单孔拔孔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硅橡胶电缆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