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品识别的舰艇备件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04974.8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8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允;梁鸿;刘晓白;黄志伟;马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V20/60 | 分类号: | G06V20/60;G06V10/74;G06N3/04;G06N3/08;G06T5/00;G06T7/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许丽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品 识别 舰艇 备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品识别的舰艇备件识别方法,包括:一、建立图像信息库所用的外观图像文件;二、备件的基本信息与备件的外观特征信息相互关联;三、设置相似度初始阀值,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初步模糊识别,借助备件基本信息由人工辅助实现对备件的精确识别;四、人工辅助识别结果反馈至备件信息特征库并对其算法进行优化训练,相似度超过99%,确认为备件的完全智能识别;五、利用训练后的信息库及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物品识别。本发明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方法,可首先基于外形轮廓实现备件的模糊判别,借助关联的备件初始基本信息再由人工辅助判断,实现精确识别,有效提高备件识别效率和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舰艇备件数据库建立及应用技术,具体涉及基于智能识别技术的舰艇备件数据库建立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物品的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舰艇备品备件等物品在无信息标识情况下的快速识别与定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摄取备件图像信息并通过训练优化建立物品外表特征信息库,物品的基本信息与物品的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物品的基本信息为标准化、结构化信息,构成物品的唯一标识。
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舰艇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备件智能识别方法能够快速提高舰艇备件保障的精确性。目前国内部分舰艇已配备了基于条形码应用的备品备件管理系统,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
舰艇备件备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存储位置分散在舰艇各个角落,虽然每种备件都具有可识别的唯一编码,但是在不熟悉备件基本信息的前提下,对拆卸下来需更换的备件的库存查询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工作,对舰艇备件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舰艇备件备品采用条码识别存在的耗时费力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基于物品识别的舰艇备件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建立图像信息库所用的外观图像文件;
二、备件的基本信息与备件的外观特征信息相互关联,唯一确定;
三、设置相似度80%~90%初始阀值,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初步模糊识别,输出相似度最高的至少5例,借助备件基本信息由人工辅助实现对备件的精确识别;
四、人工辅助识别结果反馈至备件信息特征库并对其算法进行优化训练,相似度超过99%,确认为备件的完全智能识别;
五、利用训练后的信息库及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物品识别。
步骤一中:图像信息库所用的外观图像文件包括备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斜视图等,摄取的图像无特殊光线和无关背景的干扰,图像比例设置为4:3~16:9之间的常用图像比例,备件的最大外形投影面积占图片面积大小在1/5-1/3之间。
外观图像文件是由初始获取的原始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得到。
所述图像预处理包括光线补偿、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化、归一化、几何校正、滤波以及锐化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二中:选取人工智能算法,对备件的外观特征进行建模和训练,建立备件外观特征信息库,备件的基本信息包括备件名称、规格型号、零件号、外观尺寸、物资编码、寿命期、重量、库存数量和存储位置。
根据备件的形状描述以及他们之间的距离等特性来获得有助于备件分类的特征数据。特征数据包括特征点间的欧氏距离、曲率和角度,基于特征向量法,确定备件的大小、位置、特征点间距离等几何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4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