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04811.X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荣;陈相权;苏勇杰;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火盖 应用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外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其中,外火盖包括第一火盖本体、第二火盖本体、缓冲组件和稳焰组件,所述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上下对应设置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稳焰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开设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内部且与稳焰组件连通以降低用于稳焰的燃气的出气速度。本发明使用时,由于用于稳焰的稳焰组件分成两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上,因此其相较于传统的稳焰孔与火盖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容易加工;并且,在本发明中,稳焰组件和缓冲组件连通,因此,燃气先通过缓冲组件降低自身出气速度,避免因出气速度过快而造成离焰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燃烧器的稳焰火孔分布在外火盖的圆周面上,与外火盖为一体,稳焰孔的孔径范围在1.2mm~1.8mm之间,均由数控钻床加工生产,稳焰孔数量多、孔直径小,生产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低。
并且,由于各地方燃气压力不同,当燃气压力较大时,开阀气体流速也较快,而开阀气体流速较快会影响正常点火或出现离焰现象,导致稳焰孔稳焰效果差或稳焰失效,如燃气未充分燃烧即刻排出,会造成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火盖,通过将用于稳焰的稳焰组件分成两部分进行设置,且增加了缓冲组件,避免了稳焰孔加工困难和容易出现离焰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火盖,其包括第一火盖本体、第二火盖本体、缓冲组件和稳焰组件,所述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上下对应设置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稳焰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开设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内部且与稳焰组件连通以降低用于稳焰的燃气的出气速度。
优选地,所述稳焰组件包括第一稳焰缺口和第二稳焰缺口,所述第一稳焰缺口和第二稳焰缺口分别开设在第一火盖本体的周面底部和第二火盖本体的周面顶部,所述第一稳焰缺口和第二稳焰缺口形成圆形的稳焰孔。
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包括第一缓冲通道和第二缓冲通道,所述第一缓冲通道和第二缓冲通道分别开设在第一火盖本体的底面和第二火盖本体的顶面,所述第一缓冲通道和第二缓冲通道形成圆柱状的缓冲腔体。
优选地,所述缓冲腔体靠近该外火盖中心的一端向下倾斜,远离外火盖中心的一端与稳焰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稳焰缺口和第二稳焰缺口均由模具压铸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稳焰缺口和第一缓冲通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稳焰缺口和第二缓冲通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稳焰组件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连接处的外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和稳焰组件一一对应。
一种燃烧器,其包括燃烧器本体和上述的外火盖,所述外火盖和燃烧器本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时,由于用于稳焰的稳焰组件分成两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上,因此其相较于传统的稳焰孔与火盖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容易加工;
并且,在本发明中,稳焰组件和缓冲组件连通,因此,燃气先通过缓冲组件降低自身出气速度,避免因出气速度过快而造成离焰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外火盖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外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外火盖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4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