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F6 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03631.X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4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贺毅;张靖;王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f base sub | ||
1.一种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份气体扩散效应分析方法,它包括:
步骤1、建立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室几何模型;
步骤2、建立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组分运输方程;
步骤3、设定初始条件;
步骤4、分析SO2气体单独扩散、HF气体单独扩散以及H2S气体单独扩散情况下的气体扩散效应;
所述分析HF气体单独扩散情况下气体扩散效应的方法为:模拟设备内部出现局部放电故障产生特征组分气体的扩散情况,假设设备本体内充满SF6气体,在设备左下位置处由于局部放电故障导致产生了体积分数为5000μL·L-1的HF,使用FLUENT软件模拟HF气体从指定位置扩散到整个设备内部的过程,封闭体系下从扩散初期到中期最后扩散均匀后的结果;它具体包括:
在封闭体系下,经过1000s的扩散,设备内部的HF的最大浓度由原来的下降到设备内部HF的浓度呈现一个从左上到右下、从大到小的一个浓度梯度,最大浓度在设备的左上方,浓度大小为最小浓度在设备的底部,浓度大小为经过3000s的扩散,设备内部的最大浓度继续下降,下降到最大浓度出现在取气口位置,最小浓度位于设备右下方,此时最大浓度为最小浓度为经过6420s的扩散,设备内部最大浓度为
最小浓度为浓度差为认为扩散已经达到均匀;
当设备内部HF初始浓度分别为5000、2000、1000、500、200和时,使用FLUENT软件模拟HF气体从开始扩散到扩散均匀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1所示;得出在封闭体系中,HF气体仅通过浓度差以及分子热运动驱动扩散的情况下,达到扩散均匀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6420s、5890s、5190s、4760s、2580s、200s;
表1不同HF浓度下扩散均匀的时间及最大最小浓度
步骤5、对气体扩散效应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份气体扩散效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建立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室几何模型为:模型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大圆柱为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室GIS,圆柱直径为650mm,长为2000mm,上方有小圆柱取气口,直径为10mm,长为150mm;采用Ansys Fluent Meshing工具划分网格,网格数为12843个,网格质量均在0.8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份气体扩散效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建立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组分运输方程的公式为:
质量守恒方程:
式中,ρ为气体密度,μj为湍流粘性系数的径向分量,t为时间,xj表示特征组分气体沿腔体径向的位移,Sm为源项;
动量守恒方程:
X方向:
Y方向:
Z方向:
u、v、w为速度矢量在x、y、z方向的分量,Su、Sv和Sw和是动量方程的广义源项;μ为湍流黏性系数;
能量守恒方程:
T为流体温度;kt为流体的湍流导热系数;cp为混合气体的定压比热;cpr为SO2定压比热;cpa为SF6的定压比热;ω为重气质量比例;为常数,常取1;μt为流体的湍流粘性系数;
组分输运方程:
SF6分解产生特征组分气体,需要利用组分输运方程计算局部每相的质量分数,由组分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气体扩散组分方程:
式中:ω为每一组分的质量分数,Dm为湍流扩散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36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畜禽舍除尘除网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态铜合金熔炼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