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扫描器和被扫描的透镜光学探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02958.5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8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迅镭智能(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 |
| 代理公司: | 广州本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4 | 代理人: | 梁鹏钊 |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扫描器 扫描 透镜 探头 | ||
本发明涉及光学扫描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光学扫描器和被扫描的透镜光学探头,包括放置座,放置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放置台左右两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工作框,工作框前后两侧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根往复丝杆,放置台的前侧壁左右两侧壁均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靠近工作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该光学扫描器和被扫描的透镜光学探头,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改变扫描探头和扫描透镜之间的距离,满足了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和能够使扫描器自动进行扫描工作,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扫描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扫描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光学扫描器和被扫描的透镜光学探头。
背景技术
光学扫描技术是扫描式激光成像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激光成像雷达大多仍采用扫描成像的方式。已经出现的光学扫描方式有电光扫描、声光扫描、光相控阵扫描等非机械扫描,以及二元光学扫描、光栅扫描、光纤扫描、转鼓扫描、振镜扫描等机械扫描方式。
现有的光学扫描器在使用过程中,扫描探头和扫描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扫描探头和扫描透镜之间的距离,不满足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且在扫描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扫描器进行扫描,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且扫描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光学扫描器和被扫描的透镜光学探头,具备可以调节扫描探头和扫描透镜之间距离和自动扫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学扫描器在使用过程中,扫描探头和扫描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扫描探头和扫描透镜之间的距离,不满足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且在扫描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扫描器进行扫描,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且扫描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可以调节扫描探头和扫描透镜之间距离和自动扫描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学扫描器和被扫描的透镜光学探头,包括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左右两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工作框,所述工作框前后两侧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根往复丝杆,所述放置台的前侧壁左右两侧壁均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工作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所述往复丝杆靠近主动斜齿轮的一端贯穿工作框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与主动斜齿轮相互匹配的从动斜齿轮,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斜齿轮,所述放置座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斜齿轮相互匹配的控制斜齿轮,两个所述往复丝杆外均螺纹套设有螺纹筒,两个所述螺纹筒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轨,所述滑轨的下侧壁滑动连接有与滑轨相互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扫描器本体,所述扫描器本体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扫描筒,所述扫描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镜,所述扫描筒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上下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根螺纹杆,所述安装筒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筒的下侧壁且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外螺纹套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扫描筒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板相互匹配的卡口,所述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光学探头。
优选的,所述光学探头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外套设有弹力绳。
优选的,所述放置座左右两侧的侧壁均插接有抽屉,所述放置座左右两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插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和横板之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同一根套设在限位销外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罩设在驱动电机外的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放置座的内部开设有电源仓,所述电源仓内固定连接有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迅镭智能(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迅镭智能(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2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