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养殖尾水处理的菌藻协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02957.0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1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高晔栋;王广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30;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殖 水处理 协同 系统 | ||
1.一种用于养殖尾水处理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产酸发酵系统(1)、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产酸发酵系统(1)和所述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安装有过滤系统;
所述产酸发酵系统(1)包含有连续搅拌反应器,反应器的内部设有产酸发酵系统搅拌器(5),反应器的底端设有发酵罐进料口;
所述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为密闭反应箱体,所述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内置有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搅拌器(10),所述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开设有用于接入微藻的接种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为连通管道(6)内置滤膜(9),所述滤膜(9)的材质为聚醚砜或聚偏氟乙烯,所述滤膜(9)的孔径为0.22μm,所述滤膜(9)通过硅橡胶固定在所述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内壁连通管道(6)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发酵系统(1)安装有产酸发酵控制仪(2),所述产酸发酵控制仪(2)用于调控发产酸发酵的反应环境条件以及使养殖尾水泵入所述产酸发酵系统(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安装有微藻培养控制仪(12),所述微藻培养控制仪(12)用于调控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反应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外壁安装有闸阀(7),所述闸阀(7)用于控制产酸发酵系统(1)和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之间的物质交换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发酵系统(1)和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的反应器材质为不锈钢或透明有机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的两侧分布有灯柱(14),所述灯柱(14)为LED灯或卤素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发酵系统(1)与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的体积比范围为1:1-1: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9)和藻水的纵截面面积比为1:2-1: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菌藻协同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产酸发酵系统(1)内接种厌氧污泥,厌氧污泥接种前经80℃、20-30分钟热处理,用以灭活产甲烷细菌,将养殖尾水从产酸发酵罐进料口输入产酸发酵系统(1)内进行产酸发酵反应,通过产酸发酵控制仪(2)调控发产酸发酵的液体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
步骤(2):微藻从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顶部的接种孔注入,微藻的初始生长基质为清水或海水,微藻注入后,接种孔进行封闭;
步骤(3):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通过微藻培养控制仪(12)调控反应箱参数如温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搅拌速度等;
步骤(4):在产酸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的营养物途经连接两个系统的管道,由滤膜(9)渗入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内供微藻利用,并通过闸阀(7)控制产酸发酵系统(1)和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的物质交换量;
(5)养殖尾水处理或微藻培养结束后,微藻混合营养培养系统(8)内的藻液经系统底部的反应箱体出口(15)排出;
(6)在养殖尾水处理周期结束后对滤膜(9)进行清水等压冲洗或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29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胶管内螺纹开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化气运输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