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及柔性疏水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1947.5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潘亚妮;严丹红;陈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M13/503 | 分类号: | D06M13/503;D06M15/643;D06M13/32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元;张涛 |
地址: | 215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疏水 棉织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柔性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及柔性疏水棉,其中,方法包括:将棉织物依次浸没在铜离子盐溶液和没食子酸溶液中以使所述棉织物表面形成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迈克尔加成或席夫碱反应使得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与含胺、硫或醇的分子反应以生成长链烃类物质而获得疏水性能;利用乳化的氨基硅油对具有疏水性能的棉织物进行软化处理。本发明通过在棉织物表面形成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使得棉织物初步获得疏水性能,而后将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与含胺、硫或醇的分子反应生成长链烃类物质,来进一步降低棉织物的表面能以加强其疏水性能及耐污能力;最后经软化处理获得质感提升的疏水棉织物以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及柔性疏水棉。
背景技术
棉织物由于其独特的柔软性,透气性,保暖性,舒适性和生物降解性,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而通过对织物进行表面疏水改性,赋予其自清洁、抗菌、抗污染性、水油分离等功能,近年来激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
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研究出了许多制备超疏水织物的方法,如溶胶-凝胶法、化学蚀刻法、浸涂法、化学浴沉积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等。现在大多数制备超疏水织物的方法都颇为耗时,且操作复杂,大多数的制造方法都涉及到了氟类化合物的应用,容易造成污染,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柔性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棉织物依次浸没在铜离子盐溶液和没食子酸溶液中以使所述棉织物表面形成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迈克尔加成或席夫碱反应使得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与含胺、硫或醇的分子反应以生成长链烃类物质而获得疏水性能;利用乳化的氨基硅油对具有疏水性能的棉织物进行软化处理。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铜离子盐溶液包括: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铜溶液。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棉织物浸没在浓度为2.5mg/ml-15mg/ml的硫酸铜溶液中,以70℃-100℃保温 30min;或者将棉织物浸没在浓度为10mg/ml的硫酸铜溶液中,以80℃保温30min。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在硫酸铜溶液中取出的棉织物浸没在浓度为2mg/ml-14mg/ml的没食子酸溶液中,以使棉织物表面形成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在硫酸铜溶液中取出的棉织物浸没在浓度为12.8mg/ml的没食子酸溶液中,以使棉织物表面形成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具有 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的棉织物浸没在浓度为2mg/ml-10mg/ml的十八胺乙醇水溶液中,室温下保温1h-8h,使得棉织物的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与含胺和醇的分子反应以生成长链烃类物质而获得疏水性能;或者将具有 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的棉织物浸没在浓度为8mg/ml的十八胺乙醇水溶液中,室温下保温4h,使得棉织物的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与含胺和醇的分子反应以生成长链烃类物质而获得疏水性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将具有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的棉织物浸没在十八胺乙醇水溶液中前,采用去离子水对具有GA-Cu(Ⅱ)络合物改性层的棉织物进行洗涤并烘干。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乳化的氨基硅油对具有疏水性能的棉织物进行软化处理,包括:将乳化剂以及氨基硅油按1:2的组份均匀混合,而后加入0.15组份的醋酸以及5组份的水以获得浓缩的乳化氨基硅油;按软化需求分批次的加入预设组份的水对所述浓缩的乳化氨基硅油进行稀释获得稀释液;利用所述稀释液对具有疏水性能的棉织物进行软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1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涂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境监测用环境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