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人质心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1687.1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9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蒋智鹏;卢文明;杜天强;曹建骁;毕腾飞;杨欣霖;刘俊岐;张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苏冲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假人 质心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人质心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假人质心测量装置包括座椅支撑架、靠背支架及座椅支撑面;座椅支撑面包括座椅靠背及座椅垫面,座椅靠背设置在靠背支架上,座椅垫面设置在座椅支撑架上,靠背支架与座椅支撑架铰接,座椅靠背用于支撑测试假人背部,座椅垫面用于支撑测试假人臀部;靠背支架通过角度调整机构与座椅支撑架连接,角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座椅靠背与座椅垫面之间的夹角。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假人质心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试验中假人在规定坐姿下质心位置的测量装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假人质心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安全检测领域,假人的使用是普遍的、必需的。如在被动安全涉及的汽车安全带及约束系统测试中,我国强制性标准GB14166-2013《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规定动态试验后“对于安全带腰带,假人盆骨部位前移量在80~200mm之间;对于其它型式汽车安全带,假人盆骨位置前移量在80~200mm之间,胸部位置前移量在100~300mm之间;对于全背带型安全带上述最小位移量可以减少一半。带有预紧装置的安全带,最小位移量可减少一半。对于安装在前排外侧且配有气囊座位的安全带,则假人胸部的移动量可以超过300mm,但在假人胸部参考点通过该位移时的速度不得超过24km/h。”试验中发现,调整假人配重的位置,进而改变假人质心的位置,会影响安全带动态试验所测得的胸部位移和臀部位移,由此说明假人质心的位置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汽车安全带动态试验用假人最常用的是TNO-10假人,其物理质量与外形尺寸是按照50%的人体分布设计的。该假人在碰撞试验中为适用配重,设计中去除了前臂,并仅有一只小腿。GB14166-2013标准中对安全带试验用假人的总质量以及在对应坐姿时质心的空间位置做出了规定,试验前需要对试验用假人进行校准,以评判其质心是否在法规要求的范围内,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试验中假人在规定坐姿下质心位置的测量装置,并且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试验中假人在规定坐姿下质心位置的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假人质心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试验中假人在规定坐姿下质心位置的测量装置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试验中假人在规定坐姿下质心位置的测量方法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假人质心测量装置,包括座椅支撑架、靠背支架及座椅支撑面;
所述座椅支撑面包括座椅靠背及座椅垫面,所述座椅靠背设置在所述靠背支架上,所述座椅垫面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所述靠背支架与所述座椅支撑架铰接,所述座椅靠背用于支撑测试假人背部,所述座椅垫面用于支撑测试假人臀部;
所述靠背支架通过角度调整机构与所述座椅支撑架连接,所述角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椅垫面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支架上设有两个行程孔,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两个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座椅支撑架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设有锁紧螺栓,每一所述连杆均通过所述锁紧螺栓与一个所述行程孔滑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栓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用于锁紧固定所述连杆。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行程孔对称设置在所述靠背支架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支撑架前部设有两个前轮,两个所述前轮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座椅支撑架上,两个所述前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座椅支撑架后部设有两个后轮,两个所述后轮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两个所述后轮位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支撑面还包括脚踏板,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所述脚踏板用于支撑测试假人的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1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